腔体式扇形天线的设计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是扇形天线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与光通信不同,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在企业专网、海岛通信、郊区住宅宽带接入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点。通信枢纽站(HUB站)是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核心所在,相比终端站点使用的天线,枢纽站对其使用的天线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它的方向图的要求很高,这个跟枢纽站的组网方案和抗干扰要求息息相关。扇形天线的技术标准规定了天线的最小增益、半功率波束宽度、方向图包络等参数要求。通过分析这些要求,制定了扇形天线设计指标。论文从角锥喇叭天线的基本原理和扇形波束天线近远场变换理论基础出发,设计了中心频率分别为27GHz和10GHz的两款宽波束扇形天线,以及相同频率的两款窄波束扇形天线。宽波束扇形天线由两个主要部件辐射腔体和异型扼流槽组成。通过对辐射腔体最佳基本尺寸的研究与计算,对辐射腔体进行重新赋形设计实现波束宽度为90°的扇形波束。而为了有效地改善天线方向图包络、前后比等关键指标,基于异型扼流槽表面电流产生衍生辐射的思路,采用辐射腔体口径两侧增加赋形设计的异型扼流槽,使扇形天线的设计满足所制定的设计指标。窄波束扇形天线的设计稍有不同,由于现有的辐射腔体设计无法直接实现窄波束,该天线采用两段不同张角的组合赋形喇叭的设计方法,通过第一段辐射腔体结构将水平面波束宽度初步收窄至40°-60°,第二段赋形的角锥喇叭结构采用喇叭内壁赋形槽对天线方向图旁瓣和后瓣电平进行改善,同时将水平面波束宽度调整到30°,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ETSI SS1包络等级。论文有针对性地对频率较高、加工精度要求高的27GHz的宽波束和窄波束两款天线进行了加工测试,证实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为:1.研究扇形天线的技术标准并制定设计指标;2.介绍了扇形波束天线的理论基础;3.宽波束扇形天线的研究及加工测试验证;4.窄波束扇形天线的研究及加工测试验证。
其他文献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利用可完全降解的聚乳酸加工成包装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塑料污染问题,同时对推动包装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概述了聚乳酸复合膜的加工原理与制备方法,对聚乳酸与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和其他材料共混制成复合膜的制备工艺、性能特征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对复合膜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随着研究的推进,未来聚乳酸复合膜将会向经济、环保和综合性能优异的方向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大规模扩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也日益严重的同时也对人居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球各地城市开始积极采取“城市降温”措施,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规划标准与规范,但城市形态相关的规划设计中仍较少考虑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滨水街区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热环境在内部受街区形态影响,在外部受水体的降温效应影响,开展滨水城市街区的热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局地气候分区理论的兴起
当高压XLPE电缆出现缓冲层放电烧蚀缺陷后,在缺陷位置会出现烧蚀痕迹,严重时会发生电缆线路的击穿事故,这将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缓冲层放电烧蚀缺陷机理,减少因此类缺陷导致的电缆故障发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此背景,本文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缓冲层结构和缺陷特征的分析。调研国内使用的主流缓冲层类型,并分析半导电聚酯非织造阻水布型缓冲层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参数测量实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地面火力更加迅速、机动和灵活,尤其是要求装备迅速部署到世界各地,在结构减重设计的同时,选择轻质材料来替代目前的钢制工件是最有效的途径。钛合金由于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成为近年来装甲结构件的首选材料。本文综述了钛合金在国内外装甲领域应用的现状,以及目前钛合金在装甲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最后,针对目前国内装甲钛合金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在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可能由于接触区域过热而导致地线损伤甚至断裂。然而,目前对这类损伤的调查还缺乏重视。地线的断裂将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断裂机理及防范措施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地线-悬垂线夹组件为实验对象,开展不同运行工况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实验研究,包括短路冲击电流实验以及基于小电
滨水工业遗存具备遗存空间与滨水空间的双重价值,更新不仅面对着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发展需要,更肩负着还江于民、回归城市生活水岸的公共空间塑造任务。早期“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往往对地方历史的延续有所忽视,公共空间塑造缺乏对生活场景的关注,存在城市气质被淡化,公共空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当前,遗存空间更新开始回归日常视角,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公共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工业遗存更新的“领头
大规模天线阵列是5G(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宏覆盖的主流形式,典型采用至多192个辐射单元形成64TR(3单元合成为一路子阵输出)通道,以满足网络覆盖的电性能需求。然而,过多的64收发通道数量带来基站主设备成本和尺寸以及长期应用中的功耗和散热等难题,影响了5G的应用进程。通过引入移相器使之简化为32TR,以及将主设备端的32路滤波器前移到天线端,将化解以上难题。因此,研究具有移相和滤波功能的32TR
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是水产品及禽肉造成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致病菌,本文对水产品中五种致病菌及禽肉中两种致病菌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从中分离了6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及4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检测了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氨苄西林等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品及禽肉监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1、本研究对采集自南方某市水产市场的水产
中国大陆西南沿海的湛江地区属于我国传统多雷区,在夏季雷雨季节,由于雷击造成的10kV架空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等故障时常发生,给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10kV配电网络在电压等级上划分为中压,主要由10kV配电线路以及变压器、断路器等设施构成,担负着将变电站电能输送并转换为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用电的重任。随着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用何种措施能减少该地区中压线路遭受雷害从而提升供电可靠性,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和应用价
近年来,逐渐出现将换热管埋在地下结构中的情况,地埋管和地下结构共同形成地下热工结构,地下热工结构在地热能交换的过程中,温度场的改变会导致土体应力场的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的变化,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就变得更加的复杂。能够清晰了解温度作用下接触面上的受力状态、变形机理及其剪切破坏形式,对土体与结构接触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自主改进的温控直剪设备基础上,以纯砂、膨润土、天然砂土和混凝土试块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