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南部两熟区不同种植模式下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评价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华北平原南部农业生产中小麦-玉米复种连作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非常普遍,但同时在局部地区也逐渐显现出部分土壤养分失衡、化肥投入量偏大等问题。为了探寻华北平原南部适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选择了在该区域有一定种植面积的4种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小麦-甘薯,通过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自然资源的周年分布,计算其光、热、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生产力、生产潜力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评价,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种植模式下全生育期内自然资源分布不同。小麦-玉米
其他文献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高压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对于探究地球早期有机物质的来源、生命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推动超高压合成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三维荧光光谱(Three 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3DFS)能够同时反应荧光强度随着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变化情况,相对于二维荧
有机催化指的是只存在有机小分子参与的反应,相对于金属催化以及酶催化有着独特的优势:有机催化适用范围广;不含金属,环保无毒;催化剂的使用量极少,节约成本。近年来通过有机催化合成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尤其是以脯氨酸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Aldol串联反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该类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串联反应指的是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多个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