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现象已成为了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难题,加上中小投资者的自身利益保护意识不强,分红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针对上市公司的分红难题,我国自2001年起出台了一系列相当于半强制分红的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进行政策性的规定和约束,但却仍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上市公司的“股利之谜”也在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广泛的研究,已有学者围绕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企业分红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其中包括企业受到的宏观环境、外部治理因素、企业内在特征以及企业治理等方面。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的提出以及企业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有学者将研究角度转向了高管的特征对与企业分红的影响。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管的不同特征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造成企业业绩及发展方向的不同。如已有研究表明,高管的性别、年龄、任期、过度自信特征以及各类背景特征都会对企业的分红政策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文人下海经商”的现象,一些在高校、科研所或者行业协会任职的人员进入到了企业担任高管的角色,这些高管所具有的学术经历特征在近年来得到了学者的研究和关注。目前尚未有文献将高管的学术经历与企业的分红政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高管的学术经历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管特征,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高管的学术经历,对其在企业的分红决策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展开研究和讨论。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了 2008-2017年沪深A股3449上市公司的23193个样本数据,研究了高管具有学术经历的企业与高管不具有学术经历的企业分红水平的不同。研究发现,高管的学术经历能够促进高管形成一种自我监督与约束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冲突,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分红水平。通过引入外部治理与企业产权性质影响因素,发现外部治理较弱、非国有企业的情况下,高管的学术经历对企业分红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验证了具有学术经历的高管自我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存在,说明了这种机制相当于企业治理的一种补充和替代。另外,在作用机制检验中发现,高管的学术经历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而不是缓解过度投资的路径显著提高企业分红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高层梯队理论,对于高管特征和分红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并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以高管的学术经历特征为切入点,发现了中国情境下促进企业分红的新证据,为我国政府更加有效地对上市公司分红进行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高管的学术经历在影响分红决策中是基于一种自我监督与约束机制,这为改善企业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是改善企业治理的一种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