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安生立命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走向没落。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都不遗余力地发掘本国文化,发挥其价值,特别是一些西方大国积极向外输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以便在国际事务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获取更多利益。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文化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上更显得力不从心。面对日益频繁、激烈的东西方文化思潮的交流与冲突、错误思潮的沉渣泛起、国际发声仍显困难的复杂局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自然成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由引言、正文三章、结语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阐述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涵养着文化自信,史无前例、波涛汹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着文化自信,由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决定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强烈地呼唤着文化自信。习近平适时提出的文化自信思想,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成果,又是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章阐明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本质内涵和明确指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和“魂”,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和本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中华文化有信心有底气,文化自信有价值、有力量,有指向、有志向。第三章着重阐述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伟大中国梦这一时代课题的主要内容,作为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犹如中流砥柱、定海神针。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奠定文化底蕴,为中国精神夯实文化根基,为中国价值提供文化源泉,为中国梦充实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既要不忘本来、不忘本色,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又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人民中心工作导向,坚持强化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兼收并蓄、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积极开放、掌握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