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中最经常被提及的话题之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以未来的角度来看,从现在的以大量消耗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模式,逐步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的高效利用为主的“低碳经济”模式,几乎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代名词,诸如“绿色经济”、“绿色科技”和“绿色能源”这样以“绿色”开头的名词已经无所不在。那么低碳经济模式在未来已经几乎成为必然的情况之下,中美两国的能源利用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模式有何差异?两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其战略着眼点又应如何评价?本文先比较中美两国在当今全球变暖的国际背景之下的政治主张和外交行动,并比较了两国的能源利用结构和排放模式,在借鉴了世界主流环境政策与经济分析模型EPPA模型和IPAC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边际减排曲线与边际福利损失曲线的相关结论之后,可以对中美两国的减排成本做出一个总体性概括,并得出以下基本的结论。从国际政治和外交角度,从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一系列的政治与外交行动表明,美国凭借其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巨大的政治优势,以继续维持其在未来低碳经济情况下的政治与外交优势的雄心十分明显;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更要坚定地参与到国际环境事务中去。中美两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比较相似,能源利用结构差别不大,且都有各自的排放特点。两国都对未来低碳经济相关产业和技术投入了巨额扶持资金。通过对减排的技术着眼点的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的技术差距,特别是基础科学技术的差距仍然较大,这是由两国的实力所决定的,但是中国在个别技术领域,特别是环保汽车、风能和太能能领域也有着较大的优势,相信随着中国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个差距并非不可弥补。比较中美两国的边际减排成本和边际福利损失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相较于美国有较低的减排成本优势和较少的福利损失优势而且减排政策实施越早,成本越低。通过研究表明,美国在未来低碳经济情况之下依然有较大的优势,中国相对于美国而言各方面的差距依然比较大,但是这个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的。中美两国在未来应加强交流和沟通,而中国应该坚持减排目标,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