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国农村市场的正规金融机构类型较少,金融服务产品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在引进国内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政策的尚未完善,在经历了从飞速发展到发展减缓,最终到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和实收资本都出现了同比下降。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在总体情况下行的条件下,依然存在着发展潜力,对其经营情况进行更直观且定量的描述,并且探讨其运营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国外小额信贷研究的开始时间较早,发展历史较长,其研究涉及的方面较为丰富,包括了小额信贷的市场变迁、相关政策变迁、各个国家和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机构效率比较等,研究的模型也多为改进的DEA模型和混合模型等较为复杂模型。而我国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进行较晚,并且往往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而发展。起初对国外信贷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深入分析,以此来为国内经营方式提供借鉴。也有大量文献分析了全国或各省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影响,以及讨论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能性等方面。但是这类研究较少涉及到定量方面,往往根据实际实例进行分析,在数据量化上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公司数目还是实收资本量均排名全国前三。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局限等问题现状,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贷款余额等都出现下降。小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了如下特点:贷款对象单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贷款效益下降等。但是,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支农支小”的特点,其在三农行业、解决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问题主要为各市(县)间的发展不平衡、贷款偏重担保并且期限较短、资金来源受到限制、政策福利享受不足等。为了更进一步的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采用至2017年10月份为止的137家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数据(除宁波地区外),通过DEA模型进行效率计算,结果发现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效率普遍较高,但纯技术效率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影响了运营效率存在差异;此外,还发现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仍需要扩大规模。接着,本文对于各个市区的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效率情况进行计算和对比,发现金华市、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这四个市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总体情况较佳,其一部分原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公司运营方式成熟,但台州市、绍兴市等地的生产效率较差,同时小贷公司之间差异较大。最后,本文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的自身实力、业务设计、地区环境等对其运营效率有影响,因此选择了资产规模、营业自给率、外部融资水平、涉农小额贷款比例、平均年利率、不良贷款率、地区影响等7个指标进行Tobit回归,结果发现,营业自给率、不良贷款率、外部融资水平与运营效率存在正向关系,但平均年利率会反向影响运营效率。本文的创新点一是采用了 2017年的样本数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并且根据DEA模型来对其进行定量的运营效率计量,用Tobit模型分析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这使得本文的研究结果更为直观和可靠。二是本文论证了浙江省内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的地区发展差异,并且认为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仍需要扩大规模经营来实现更高效率,印证了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着发展空间,并提出要引进高素质人才来提高纯技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