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教育部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并且在其颁布的新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设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项,把它作为重要内容和要求列入其中。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愈发的凸显出来。
但是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只有通过开发者的发现和有效利用才能实现。教师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关于教师开发与利用资源方面的意识、开发程度、现状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是具有实际价值的。从教师这一开发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教师的课程观、课程资源观和他们实际开发利用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对西部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配置情况以及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情况进行研究有其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选取四川课改实验区郫县的部分初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从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对课程资源的需求情况、实际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情况几方面对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初中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从培训的成效、评价体制、教师的课程权利、课程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强化教师课程资源意识,促进教师形成正确课程资源观;教师主动掌握开发利用技能: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