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场景抗毁性分析的配电网络结构优化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的重要环节,其供电可靠性的高低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网络拓扑结构的确定,决定了电力网络本质的特性。网络拓扑结构对其自身可靠性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抗毁性是可靠性的一种确定性测度,它是从网络拓扑结构的层面,研究连通性能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作用,是网络可靠性的一种静态指标。随着复杂网络理论在通信网络、军事网络、电力网络等领域的应用,网络结构抗毁性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目前该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侧重于节点重要性评估和线路脆弱性辨识,用于考察电力网络在遭受不同攻击方式时的承受能力。随着网络结构抗毁性研究的深入,其衡量标准和评估技术日渐成熟,网络抗毁性以及可靠性的优化已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为了提高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论文从连通性的角度对网络的抗毁性以及可靠性进行优化,针对正常运行和各种单一故障后场景,构建了基于最短路径的多场景多目标的抗毁性优化模型,采用支路交换法进行寻优。正常运行场景下,以网络抗毁度最高为目标,网络线损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依据,得到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网络运行结构;各种单一故障后场景下,以配电网切负荷最小为目标,网络结构抗毁度指标和开关操作次数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依据,得到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故障后恢复重构方案。算例验证了论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本文为中压配电网网络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心室充填压增加,可产生呼吸困难、疲劳及水肿等症状。所以其治疗一般着眼于决定心脏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是保证敏感负荷电能质量的重要器件,具有快速补偿电压,平稳电压波形的作用,但由于常规单独DVR采用独立储能元件,具有使用率低、补偿时间短、成本高等缺点;而改进型馈线间动态电压恢复器(IDVR)虽提高了经济性,却无法应用于多馈线同时跌落的情况。因此,提出了集中储能式动态电压恢复器,可在提高单馈线电压跌落补偿效果的同时,又能对多馈线电压同时跌落进行有效补偿。首先,介绍了常规单独D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电网规模日益庞大,结构日益复杂,电力系统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加,电力系统取得巨大联网效益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大潜在风险,而风电并网为电网风险评估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从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系统规划和运行两方面展开风险评估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发输电系统的风险评估元件的失效模型以及基于直流潮流的最优切负荷模型。详细阐述了发输电系统风险评估方法中元件失效模型和负荷曲线模型的建立,通过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