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800—2000米间的山地林中或山谷阴处。黄连以根茎入药,具有解热燥湿、抗菌效炎的功效,药理学实验证明黄连的药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物质,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多次被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本文综述部分参考了多年来的相关资料,闸述了黄连的形态特征、本草考证等和历史变迁等概况。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药生产的源头,是进行中药材新品种培育物质基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湖北省黄连GAP基地科技人员选育的三个品系黄连(大花叶、小花叶、无光叶)的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质量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连续3年观察各黄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大花叶和无光叶的叶片和分蘖多于小花叶(P<0.05),三者株高没有显著差别(P>0.05);采集黄连样品,采用烘干法对黄连根茎重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三年生黄连产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四年生和五年生黄连中,大花叶和无光叶品系产量均明显高于小花叶品系(P<0.0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三年生、四年生、五年生黄连中,各品系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本研究还对3个品系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了三者之间质量上的差别,实验结果显示三者指纹图谱相似度很高。研究结果表明,大花叶和无光叶品系的黄连产量高、质量合格,可作为黄连规范化种植的种子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