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薄壁异型柱结构体系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迄今为止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薄壁异型柱或剪力墙本身的受力性能和计算分析方法上 而对宽梁和薄壁墙肢节点的研究则相对很少 目前宽梁与薄墙肢节点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本文在师兄李平昌研究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三个近似足尺的宽梁与薄墙肢偏心节点构件的试验 试验结果较清楚地揭示了节点的受力变形规律和节点破坏的形态及内在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如果仅满足规范规定的直线锚固长度 而对宽梁纵筋不采取直角弯折的锚固措施且宽梁位于剪力墙以内箍筋的配箍率过低 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是不够的 对宽梁纵向钢筋采取直角弯折的锚固措施和加大宽梁位于剪力墙以内箍筋的配箍率都可以起到改善节点受力和延性的作用 但是从减少宽梁凸出于剪力墙侧面的斜裂缝的发展和提高锚固刚度的角度出发 对宽梁纵向钢筋采取直角弯折的锚固措施更有效 在纵筋采取了直角弯折的宽梁 薄墙肢弯锚型偏心节点中存在两种传力机制 一种是类似于空间桁架模型的传力机制 另一种是通过纵筋弯弧和竖直段下的混凝土的挤压力来传力 在设计时可考虑两者大约各占 50 对于弯锚型偏心节点 在确定宽梁纵筋水平直段的最小锚固长度时 应在0.4laE 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个宽梁凸出于剪力墙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