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以前,我国债券市场一直存在“刚性兑付”现象,从未出现过实质性的债券违约。随着经济增速下降,金融监管趋严,企业的经营和融资困难加大,违约事件开始频繁发生。2018年我国信用债违约到达历史高峰,违约数量和金额大幅上升,债券违约风险加剧,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国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信用债违约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信用债的违约风险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以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券违约事件为例来研究信用债的违约风险。凯迪生态作为我国生物质发电龙头企业,却在2018年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首先,本文界定了信用债违约的基本概念,并且详细分析信用债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度量方法以及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对凯迪生态的基本情况及其债券违约事件进行了全面介绍,进而说明该案例的特点。之后,本文从宏观、行业和公司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凯迪生态债券违约的成因,并采用Z-Score模型和KMV模型分别度量其违约风险变化,再与信用评级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本文基于案例启示,对防范信用债违约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在当前的信用债违约风险防范中,存在着监管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不规范、信用评级质量不高等问题;第二,凯迪生态债券违约的主因是公司扩张激进并且内部治理混乱,最后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爆发了债务危机。第三,财务指标对凯迪生态经营状况的变化有较好的揭示作用,Z-Score模型和KMV模型均能有效识别凯迪生态的违约风险,但外部信用评级完全失效。基于此,本文建议发债企业稳健经营,合理负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监管机构应统一监管标准,加大监管力度;信用评级市场应改变评级付费模式,加大市场竞争水平;投资者则应该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增强投后跟踪管理,以及时防范信用债的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