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世界,面向全球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促生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物质富裕并不能替代理想信仰所赋予人们精神家园的慰藉。高校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里的高知识分子,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代表着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阵地。在这个矛盾激荡的转型时代,高校研究生这一群体的信仰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探讨。
马克思说:“人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一个人不仅应该拥有物质理想同时还应该拥有精神理想。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本文基于这个理念,通过查阅资料与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绝大部分研究生信仰是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依然高居首位,对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现象有更深入的认知和比较稳定的认同感、服从感。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社会思想的解放,理性、民主、平等、法制在这个艰难地社会转轨时代成为众心向往,特别是网络传播技术打破了言论的垄断,研究生有勇气在公共事物上运用理性的启蒙精神越发闪耀。他们关注内心、探索意义、传播价值、洞察时代。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研究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功利化、世俗化趋势。研究生普遍感受到了物质的辉煌成就,但理想信仰追求却停滞不前,这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研究生理想信仰的缺失。
研究生信仰现状的出现既有经济发展的负面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本文针对当下高校研究生信仰缺失的困境,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展开了论述,探讨新时期研究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