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Ⅵ)、Sr(Ⅱ)Co(Ⅱ)在氧化物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缓解能源危机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国家已重视并大力发展核电这一清洁能源。这也导致了人们开始担忧核素可能进入环境而给人类带来危害。因此,放射性废液的安全处理处置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作为一种操作简单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而增强去除效果的关键在于选择的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本文制备了三种氧化物:氧化石墨烯(GO)、Ni0.6Fe2.4O4和W18O49/C并详细研究了它们对水溶液中的U(Ⅵ)、Sr(Ⅱ)和Co(Ⅱ)的吸附性能及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腐殖酸(HA)的存在能极大地促进U(Ⅵ)的在GO表面的固定,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与HA的浓度基本成正比。另外,腐殖酸和U(Ⅵ)的添加顺序对吸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HA表面存在丰富的两性官能团,它与GO共存时能改变GO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并根据GO吸附U(Ⅵ)前后粒径的变化进一步考察了其吸附机理。(2)通过微乳液法制备的多孔磁性Ni0.6Fe2.4O4微颗粒(PMNM)呈现出典型的多孔结构且孔径分布均匀。对水溶液中U(Ⅵ)的富集仅用2 h就达到平衡且最大吸附量为189.04mg·g-1(318.15K)。另外,实验分析结果表明PMNM对U(Ⅵ)的吸附是一个多层内表面络合过程。(3)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的WOx/C(碳包覆氧化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氧空位和含碳官能团,并且具有很强的耐酸性。吸附实验表明WOx/C对Sr(Ⅱ)和Co(Ⅱ)的吸附反应都强烈受水溶液pH的影响,从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的对Sr(Ⅱ)和Co(Ⅱ)的Qmax分别达到175.0和326.0 mg·g-1(308 K)。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氧空位和C-O基团是核素在WOx/C上的主要结合位点。总而言之,本文系统考察了所制备的三种氧化物吸附核素的性能,发现WOx/C具有合成方法简单、耐酸性强、吸附动力学快和吸附量高等优点,有潜力作为吸附剂应用于治理水环境中核素污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健脾平肝汤治疗儿童多动症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汤:对12例多动症儿童多动症脾虚肝旺证采取健脾平肝汤治疗。结果:显效3例,好转7例,无效2例。结论:健脾平肝汤治
海洋石油钢结构是海洋石油天然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是海上生产作业和生活的基地.由于海洋钢结构所处的的环境十分恶劣和复杂,为了确保海洋钢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可
【目的】研究桉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选育适用于中大径材培育的桉树优良无性系,作为后续良种选育的基础。【方法】以12年生尾细桉(Eucalyptus urophylla × E. tereticornis)杂
基于对低碳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认识,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效应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评判方法和指标,即区际低碳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区际低碳经济
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和提高已成为化学电源领域热点,使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法在铜箔上制备CoSb3纳米颗粒薄膜,该薄膜不添加任何粘合剂,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50次充放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作为代谢性疾病中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疾病在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步攀升。肥胖可增加多种心、脑、肾、血管、生殖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小儿肥胖的
<正>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可由很多原因引起,男性多见,尤以青壮年为多。重者疼痛难忍,生活不能自理,轻者不能坚持工作,多方治疗未能痊愈。近年来我们应用普鲁卡因加
提出了一种以聚酯薄膜作为支撑的超薄金属薄膜太赫兹分束器结构,建立了该结构的基于传输矩阵理论的分束模型,分析了不同厚度金属Cr膜和聚酯薄膜对超宽频段太赫兹分束器的反射
白酒行业经历了2002-2012年飞速发展的黄金10年,但从2012年开始的塑化剂事件、央视广告限酒、中央的八项规定等引发了白酒的行业变局,所谓的白酒黄金十年宣告结束,白酒正式迎来
  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重要和微量的温室气体,且在平流层N2O形成NO自由基与O3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海洋是大气中N2O净源,但由于海洋中生物化学过程的复杂性,有关N2O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