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与《斩鬼传》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馗以其嫉恶如仇的性格和出色的驱鬼捉鬼功能,在文学领域、书画领域长盛不衰,其神话故事在民间也源远流长。钟馗,是在我国民间广泛信仰的驱鬼驱邪之神,钟馗捉鬼也是流传甚广的鬼怪故事。钟馗人物形象的形成,以及钟馗故事的进化演变有着世代累积的特点。钟馗这一人物形象的形成经历了驱邪之物、人名姓氏以及“傩”仪式的交互杂揉,而钟馗故事在最初也十分单一与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对钟馗故事的加工,逐渐形成了完整和成熟的故事脉络。而《斩鬼传》正是在钟馗形象定型、钟馗故事发展成熟之后产生的一部小说,《斩鬼传》这部作品在中国讽刺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钟馗形象在定型的初期,主要集中表现在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开始时作为皇帝赏赐朝臣的驱邪之物。后逐渐流传至民间,民众在物质丰盈而不再仅仅祈愿驱鬼,在追求祈福的愿望产生后,钟馗的故事渐渐丰富,钟馗的形象也更加生动鲜明。  第一章中主要探讨“钟馗”二字的源流,“钟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融合与吸收的过程,确定其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受到神兽白泽、人物姓氏以及重要的“傩”仪式的影响,在吸收白泽的驱鬼神性、人物姓氏的辟邪寓意以及“傩”仪式中方相氏的外在形象与“傩”仪式的主要功能之后,“钟馗”的形象与性格逐渐成形。此后,钟馗故事不断发展成熟,出现了许多附属衍生故事,如钟馗嫁妹、钟馗送福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钟馗在民间的流传情况。第二章中主要论述钟馗人物形象的演变,从“神”到“人”的变化,以及《斩鬼传》中的钟馗人物形象。一如“钟馗”的形成,钟馗形象也经历的文学上的演变,最后逐渐定型。《斩鬼传》中的钟馗就是在人物基本定型所产生的。第三章中联系讽刺小说《斩鬼传》,总结钟馗及《斩鬼传》中的批判意识和祈福意识,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客观的评价《斩鬼传》在讽刺小说史上的地位。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中的“开始”、“起来3”、“起3”、“上3”都具有表示事物新运动状态开始的意义。本文的“开始”在句中位于谓词性宾语前,凸显事物新运动状态发生的起点。“起来3”
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出版以来,研究者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试图将之纳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视野中进行考察,从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这部小说的独特性。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