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功能材料的电子态调控用于肿瘤高效治疗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致命因素。然而,现有肿瘤治疗技术的匮乏性和自身局限性,使之在肿瘤治疗中难竟全功,新型高效的肿瘤治疗策略亟待探究。纵观肿瘤治疗技术的沿革历程,其发展与物理、化学科学密切相关,因此,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基于纳米材料独特物化效应的纳米医学领域应运而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曙光。其中,铁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磁学、电学、光学、力学性能和化学活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肿瘤磁共振影像、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磁热治疗等应用方向,呈现出巨大的潜在临床价值。从材料物理角度看,材料的物化性能取决于其电子态,所以,实现材料电子态的灵活调控,是发展适应生物应用、解决现有治疗方案瓶颈问题的最优化纳米治疗剂的先决条件。因此,发展用于肿瘤高效治疗的新型铁基纳米材料及电子态调控策略,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临床价值。本论文聚焦于电子态介导的纳米材料物化性能调控,利用肿瘤区特殊微环境,借助先进纳米材料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铁基纳米材料体系,系统探究了基于纳米诊疗剂电子态调控的肿瘤治疗新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1:磷钨酸合半胱氨酸铁纳米材料用于突破中性pH限制的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针对目前用于化学动力学疗法的铁基材料严重依赖酸性环境、无法对中性pH的表层肿瘤组织高效杀伤的瓶颈问题,本章利用螯合策略调控铁离子的轨道配位状态,设计和制备了新型的磷钨酸合半胱氨酸铁(FcPWNPs)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实现了宽域pH范围内高效的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该材料具备以下特点:(1)半胱氨酸和磷钨酸与铁离子形成配位结构,铁离子的部分轨道被二者占据,避免了中性环境下OH-对铁离子的钝化,突破了传统铁基材料用于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严重依赖于酸性条件的瓶颈问题;(2)磷钨酸作为一种电子穿梭体,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性能,与铁离子络合后可向Fe3+反应中心高效传递电子,加速Fe3+-Fe2+循环,显著提升Fe2+歧化过氧化氢产生羟自由基的反应效率,进而提升化学动力学疗效。水溶液、肿瘤细胞和荷瘤鼠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酸性依赖化学动力学治疗剂,FcPWNPs可以同时高效杀伤表层中性肿瘤组织和深层酸性肿瘤组织,高效实现了化学动力学疗法对肿瘤的全治疗。该工作发展了一种普适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同时提出了基于Fe3+轨道配位状态调控的Fe基治疗剂活性调控策略,为相似结构材料设计和宽域pH范围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基于锰掺杂铁酸铋纳米晶的“电子杠杆”策略用于强效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针对肿瘤化学动力学反应中Fe3+反应能垒高、反应动力学效率低的瓶颈问题,本章提出了“电子杠杆”的创新策略,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钙钛矿结构BiFe0.97Mn0.03O3纳米晶材料,实现了反应中心(Fe3+)局域电荷密度调控,进而降低了Fe3+反应能垒,获得了强效的化学动力学性能。该材料具备以下特点:(1)3%Mn掺杂在铁酸铋晶体内部构建了Mn4+-O-Fe3+电子杠杆,Mn4+和Fe3+的亲电性差异构成了从Mn指向Fe的极化势场,驱动价电子向Fe聚集;(2)基于半导体施主掺杂效应,Mn4+掺杂在材料内产生额外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可以在超声介导的压电内建电场中自由运动,当自由电子运动到Mn4+-O-Fe3+极化势场区域,将被吸引并捕获,并最终流向Fe,进一步增大其局域电荷密度;(3)高局域电荷密度的Fe反应中心,具有更低的Fe3+活化能,促使BiFe0.97Mn0.03O3反应效率提高,反应速率常数增大,从化学本质上突破了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的核心瓶颈问题。水溶液、理论计算、肿瘤细胞和荷瘤鼠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介导的BiFe0.97Mn0.03O3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Fe中心局域电子密度调控能力,可以高效分解肿瘤内过氧化氢产生强氧化性羟自由基,进而杀伤肿瘤细胞,显著提升了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效率。该策略突破了化学动力学疗法的瓶颈问题,对推进化学动力学疗法的临床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作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电子杠杆策略,旨在借助材料合成和设计的无限可能,通过构建定向晶格畸变撬动晶体势场平衡,进而引发晶体内电子再分配,实现反应中心原子局域电子密度的调控,最终影响其化学反应性能,对催化、能源等领域的活性中心反应动力学调控,提供了借鉴性方法和研究思路。3:基于铁酸铋@聚赖氨酸的正电势纳米电极体用于肿瘤电荷干扰治疗:针对肿瘤细胞通过物质和信号通路调节,抵御传统疗法介导的细胞凋亡这一关键问题,本章提出肿瘤电荷干扰疗法新策略,构建了基于电荷屏蔽效应和超声压电效应的正电势纳米电极体,用于乳腺癌肿瘤线粒体膜电位电荷分布调控,进而直接、高效地启动细胞凋亡。该正电势纳米电极体具备以下特点:(1)构建了核壳结构的BFO@PLL-CTPB纳米压电正极材料,具备主动靶向线粒体的功能特性;(2)基于电荷屏蔽效应,在压电晶体BFO表面包裹正电性可导电聚合物PLL,赋予BFO@PLL在超声作用下正压电势选择性外显的特性;(3)线粒体内膜聚集的材料在超声波诱导下,可原位产生远超线粒体膜电位大小的正电势,使线粒体膜去极化,打开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主动释放凋亡相关因子,实现直接、高效、且难以抵抗的肿瘤细胞凋亡。水溶液、理论模拟、肿瘤细胞和荷瘤鼠实验结果表明,BFO@PLL-CTPB具有良好的线粒体靶向性能,超声波诱导下可产生约百毫伏的正电势,直接开启凋亡通路,从而绕过细胞抗凋亡通路机制,实现肿瘤电荷干扰治疗。该工作发展了一种压电势电性选择性外显的通用性策略,拓展了压电纳米晶体在压电催化、电极构筑中的应用范围;同时,提出了线粒体膜电位原位干扰策略,为调控细胞电荷的相关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催化水裂解制氢(HER)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ECR)技术在电催化能源转化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典型HER和ECR体系中的阳极氧析出反应(OER)是一个动力学过程缓慢的过程,一般需要很高的过电势才能驱动,这导致反应体系能耗的增加。此外,阳极产物O2可以从大气中轻易获得,附加价值很低。电解体系产生的O2不仅可能导致活性氧物种的生成,进而破坏
三尖杉属植物共有九种,有七种在我国的南方省区分布广泛。三尖杉属降二萜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抗炎、抗真菌活性,挑战性化学结构、潜在的生物活性,这些都吸引了科学家的关注。Cephanolides A和B是由岳建民课题组,从粗榧中分离得到的C18三尖杉属降二萜,其共同的结构特点包括:复杂的笼状骨架,含有多取代芳环(A环),以及含有六个连续手性中心的环己烷环(C环)。本论文主要针对Cephanolides类三
半导体微腔激光器具有腔长短、响应快、可集成度高等优点,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基于钙钛矿结构的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由于具有大的光学吸收系数、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超低的缺陷态密度和可调节的直接带隙等优良特性,在激光器方面也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基于不同钙钛矿种类的微纳结构激光器不断涌现,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谐振腔类型、激发波长、钙钛矿种类对稳态激光特性的
随着虚拟化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在互联网、政务、金融、交通、医疗以及教育等诸多关键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云计算范式下,云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硬件设施、平台、软件等不同形式的共享服务,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按需购买和使用这些云服务。随着云服务市场日渐壮大,云服务提供商不断增多。在竞争激烈的云服务市场环境下,当面对众多用户提交的各类云服务请求时,如何最大化云服务利润
西北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几乎所有的河流都发源于山区。然而,由于山区气象和水文观测站点稀少,数据缺乏,从而使气候变化影响下径流的不确定性评估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典型代表,基于多源数据,通过构建气候变化影响径流的贡献量、敏感性与不确定性的定量评估模型,运用多个不确定性测度指标与缺水指数,结合水情丰枯变化递推计算方法、气候水
元认知,是一种自我监控、评价、反省的高级认知功能,也是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的一种直接体现。大量证据表明,人类的元认知与认知高度分离,并且还可能是领域特异化的,比如知觉的元认知与记忆的元认知互相独立。但是,无论是行为学上还是神经学上,从未有研究在动物上验证过这种元认知的专门化与特异化。在行为学上,有研究指出了猕猴可能拥有类人的元认知能力,但是这种元认知可能受到大量混淆变量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生成设备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产生了以“高速”、“持续不断”和“动态变化”为特征的数据。这类数据被称为流数据(Streaming Data)。流数据的价值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降低,对这类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先存储后处理”技术,如数据库与批处理,不再满足对此类数据及时处理的需求。因此,流处理(Stream Processing)技术
二氧化碳不仅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也是廉价的可再生C1资源。通过化学固定方法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发展绿色碳科学以及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围绕二氧化碳作为C1合成子的氟代羧酸和手性环碳酸酯的合成新方法开展研究,具体完成以下工作:1)实现了铜催化1,1-二氟烯烃与二氧化碳的高立体选择性的脱氟羧化反应,发现在10 mol%的膦配体Xantphos和碘化亚铜形成的络合物催化剂作用下,芳
Ricci孤立子的概念是由R.Hamilton在8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Ricci流的自相似解,在Ricci流奇异性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爱因斯坦流形的自然推广.本论文主要研究在某些曲率条件下梯度Ricci孤立子的刚性及相关问题,包括具调和Weyl曲率的梯度Ricci孤立子的刚性,具调和曲率张量的真空静态空间和CPE度量空间的分类,以及积分Bakry-(?)mery Ricci曲率条件下M
超分子荧光功能体系作为一类具有特殊发光性能的光学材料,无论是对其光物理化学性质还是功能应用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伴随超分子配位组装领域的蓬勃发展,基于分立金属有机组装体的超分子荧光功能体系展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广阔的应用范围。更进一步,通过在分立荧光金属有机组装体中引入其它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位点,构筑超分子荧光逐级组装体系,不仅能实现荧光性能的调控,同时能够实现功能应用的扩展。为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