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生物相容pH振荡的优化和多肽调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yunhu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起源是当前最关注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之一,自组装、自复制、手性、生物节律、非线性与系统化学、遗传信息和神经信号作为分支方向支撑其发展。目前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如原始汤理论、RNA世界理论、XNA世界理论等起源唯一论和多肽-RNA世界共生起源学说理论。这些学说支持的生物分子理论各不相同,但也都达成一个共识,即生命起源的过程是从地球上的无机小分子进化成有机大分子,然后组装成层次结构不断增加的生物大分子和超分子低聚物,呈现原始生命形式的复杂模式和结构。此过程与原始地球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中的离子浓度(包括pH)、温度的梯度等都可以作为早期在无酶条件下生物分子进化的驱动力。从对生命特征的认识而言单一的聚合物不可能执行所有生命必需过程,起源唯一论的想法逐渐被多肽-RNA共同进化理论所取代。多肽分子可以通过静电作用、氢键或者共价键与RNA末端缩合成核酸片段,增加生物分子结合的活性位点,产生更多更复杂的有机反应;多肽分子还可以通过α-螺旋结构与DNA结合并充当转录调节剂,微调多肽分子的螺旋结构会产生一个复杂的调控蛋白系统。因此本文选取多肽为研究对象,聚焦生命前时期(益生元)非平衡条件下无机非线性化学反应体系与多肽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引起的生物效应,包括驱动自组装和仿生节律调制。触发型的自组装是多肽自组装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是通过改变外界的环境如离子浓度、pH、温度等引发多肽分子中某些对应响应基团发生的自组装。本文首先根据α-螺旋结构活性位点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特点设计出两种具有pH响应性的多肽:含硫酯八肽和含e/g位氨基酸活性羧基十八肽,这两种多肽pH响应性的驱动力是静电作用;没有端基且不含活性位点的三肽(谷胱甘肽)也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定义在酸性/碱性条件下不同空间位阻的原子,利用径向分布函数计算形成分子内氢键数目的概率,得到了碱性条件下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数目是酸性条件下的两倍,三肽pH响应性的驱动力是分子内氢键。乳化实验和水分离实验显示三肽在碱性条件下(pH为8-12)乳化效果和界面性质优于酸性条件(pH为2-6),使得三肽可以作为离子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生物型表面活性剂的领域。设计的多肽具有pH响应性,因此要使多肽进行自组装必须要有能提供持续性pH值变化的驱动力。本文立足于原始地球上没有任何酶存在的情形,环境中的pH梯度可以作为提供驱动力引发多肽分子进行自组装,无机化学中的pH振荡可以很好的提供周期性的pH梯度。溴酸盐在pH梯度为3-7时反应速率常数较小具有较为温和的氧化性,结合早期地球上大量存在的硫化阴离子(亚硫酸盐),溴酸盐亚硫酸盐体系是一个准生物相容的化学振荡体系。本文选取溴酸盐-亚硫酸盐振荡体系为对象,通过实验探究、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溴酸盐-亚硫酸盐体系(BS)及其衍生的溴酸盐-亚硫酸盐-一水合硫酸锰体系(BSM)、溴酸盐-亚硫酸盐-三水合亚铁氰化钾体系(BSF)和溴酸盐-亚硫酸盐-碳酸氢钠体系(BSB)的pH振荡行为。实验发现BSB体系是一个适用的体系,它不但保持了原来BS体系的准生物相容性,而且可以通过调节HCO3-浓度使振荡周期缩短3-6倍。将多肽放入BSB体系后,通过圆二色光谱仪检测出多肽发生了周期性的自组装。所以说优化后的溴酸盐-亚硫酸盐-碳酸氢钠的无气泡流动反应系统可以作为准生物相容的无机非线性体系驱动多肽进行自组装。pH振荡不仅实现了驱动多肽结构的周期性自组装,而且不同结构的多肽对体系也有不同的调制作用。在BSB振荡体系中,八肽的端基酯基会水解变成乙硫醇与溴酸盐反应,这相当于引入了新的负反馈,加强了体系的负反馈使振荡周期缩短;十八肽中活性位点的e/g位上氨基酸的羧基会释放出质子减弱负反馈,导致体系的振荡周期变长;而三肽没有端基且不含活性位点,不参与体系的反应,对体系也没有调制作用。这样可以通过改变八肽十八肽的浓度实现振荡周期的调制,进一步说,可将准生物相容体系产生的pH振荡类比为生物体内的内源性节律使得仿生节律的频率和振幅通过多肽类的药物实现了调制。本论文展示了优化的非平衡化学pH振荡可用于在两种不同构象之间切换pH敏感肽,实现了通过模拟益生元原始汤无机反应振荡和涨落导致的多肽分子自组装和节律形成,丰富了生命化学起源研究的认识。同时表明肽试剂对化学时钟周期调节的作用与药物对人体生物钟的作用相似,可以促进药物诱导动力学疾病治疗的研究。该论文有图84幅,表15个,参考文献228篇。
其他文献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政治共识。中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十四五”发展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此,我国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强调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市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绿
学位
<正>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当前,虽然新课标加强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
期刊
本研究采用西门塔尔牛和蒙古牛的杂交三代品种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放牧杂交蒙古牛(简称:放牧牛)和舍饲杂交蒙古牛(简称:舍饲牛)骨骼肌沉积脂肪组织为材料,进行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然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mRNAs和miRNAs的表达谱的测定,选取与脂肪组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中差异mRNAs和miRNAs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联合分析,构建miRNAs-靶基因的互作网络图,最后进行代谢组学测定,分析
学位
纳米流体可满足各领域产热设备中换热系统的高热负荷传热及降温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了解纳米流体微纳尺度流动特性对于优化纳米流体制备工艺及揭示微纳流动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纳米流体巨量的溶剂分子、复杂的流动状态、对原子尺度信息的需求以及部分特殊纳米流体特征行为慢于热涨落等因素使现有的单尺度方法无法同时满足上述特性。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纳米流体多尺度模型,该模型优势即在需要关注原子尺
学位
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 L.)是豆科苜蓿属优良牧草,其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但其生产性能相对较差。株型作为一个综合的农艺性状,与牧草的育种潜力,产量及收获方式等息息相关,扁蓿豆种质材料的株型差异较大,株型结构特征与产量间的关系尚不清晰;此外,扁蓿豆的大多数茎为平卧或斜生,不利于机械化收割,无法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研究扁蓿豆株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苜蓿属高产育种及应用具
学位
渗透率各向异性与地震各向异性是含流体裂缝孔隙岩石的关键特性,文中利用裂缝参数(倾角、方位角、半径等)表征裂缝介质的渗透率并分析渗透率各向异性变化规律,基于Chapman多组裂缝等效介质模型研究了渗透率各向异性条件下正交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及地震波频散、衰减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渗透率各向异性与裂缝参数有关,裂缝方位角的变化对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影响具有对称性;裂缝半径和倾角的变化影响渗透率各向异
期刊
目的:研究JAK3抑制剂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淋巴细胞百分比、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PF级Sprague dawley (SD)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皮质激素(GC)组、JAK3抑制剂组、JAK3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联合组,每组12只。使用博来霉素气管注射对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他各组大鼠造模,造
期刊
时频分析(TF)是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时频分辨率是高精度储层预测的关键参数。常规S变换及广义S变换的时频分辨率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储层预测的需求。为此,将稀疏约束的思想引入TF中,在利用广义S变换参数可灵活调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窗矩阵构建一种稀疏广义S变换方法。合成信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稀疏广义S变换方法能够获得时频分辨率更高、能量聚集性更好的时频分布,在高频和低频部分均能保持较
期刊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不但是现代数学分析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而且在工程技术领域也有着广泛地应用.在描述复杂的非线性现象时,分数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研究广义分数阶理论,包括构造Ψ-Hilfer-型分数阶导数、推广经典的Maxwell模型、定义两类加权的Caputo-型微分算子,和将对称群分析法推广应用到时间-、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组)中.其具体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几个
学位
我国低阶煤资源丰富,是煤炭生产和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浮选是低阶煤提质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多、疏水性差,导致传统烃油类捕收剂浮选效率低、药耗量大。众多学者们研究发现一系列烃油-羧酸复配捕收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低阶煤浮选效率,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种类的羧酸在复配捕收剂中的构效关系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药剂分子与低阶煤/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其在煤/水界面的组装结构,进而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