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腿式外星探测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步态规划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月球、火星等地外星体的探测已经成为国际热点,外星探测机器人作为重要手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际上研发和设计的外星探测机器人基本上都采用六轮摇臂转向架式结构。在中国航天集团第八研究院相关课题的支持下,本文以火星探测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在分析火星探测机器人移动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指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五杆机构为核心的轮腿式机器人移动平台方案,通过轮与腿的结合,使该机器人具有丰富的步态类型,兼具轮式运动与腿式运动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能耗特性以及稳定性。对轮腿式外星探测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建立了关节转角与足部坐标之间的关系;采用拉格朗日法对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建立了机器人各关节力矩与机器人行走的加速度关系,为足端轨迹规划和能耗分析提供了依据。分析了轮腿式机器人的单腿工作空间、跨沟能力、越障能力、折叠性能、能耗,建立了跨沟、越障能力以及折叠性能与机器人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地形适应能力以及能耗的要求,从机器人行走中的各足状态与步态类型之间的关系出发,建立了一种以矩阵来描述步态、进而描述机器人行走过程的方法,将机器人的行走过程矩阵化,通过矩阵递推算法实现了机器人步态的动态生成。在此基础上,基于时变NURBS运动曲线表达方法建立了满足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约束条件的步态轨迹规划方法。在步态规划基础上,对轮腿式机器人的基本步态以及各种工况下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得到了机器人在不同步态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性能,验证了机器人的爬坡、跨沟、越障等能力、折展性及其能耗特性,为火星探测机器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花卉生长过程原始视频数据量大,冗余信息多。为了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视频数据小的,压缩比较高的花卉生长过程的监测视频,同时还保证视频内花卉生长细节信息丰富,整段视频播放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很多领域.信息网和控制网的结合使得远程监测和控制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该文也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排水管理系统中,并开发了网
酚醛中空微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热阻尼性能、烧蚀性能、低密度性能及良好的性能设计性,使得其在航天航空领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限于中空微球材料的加工性能
高性能船舶对推进轴系的振动特性要求越来越高。了解艉轴承所受的载荷,便于轴系健康的监控,对推知轴系运转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准确地获知载荷状态有助于了解轴系的动态特性
自然界中的合作行为是确立每一层生命组织的必要先决条件,因此合作在自然演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什么合作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其他行为却始终困扰着科学家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储存装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系统运转部件处于界面摩擦状态,微观摩擦行为不仅影响系统的使用性能,同时也将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由于微观摩擦状态的摩擦特性与宏观摩擦状态的摩擦特性显著不同,因此,对微观摩擦行为的研究与控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建立微观摩擦模型,主要分析了滑动速度、材料参数、等重要参数对界面摩擦黏滑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能量非连续耗散观点,建立了界面摩擦黏滑行为的动力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