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NPSLE)患者脑血流的改变,探讨NPSLE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像的临床意义。 方法:30例NPSLE患者根据神经精神表现的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Major组),轻度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10例(Minor组)。所有患者均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Major组中10例行头部CT扫描,4例行头部MRI扫描;Minor组中4例行头部CT扫描,1例行头部MRI扫描。对照组设两组:18例无神经精神表现的SLE患者(SLE对照组)和10例年龄相当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行SPECT rCBF显像。比较NPSLE组和对照组SPECT rCBF显像结果,划取感兴趣区作半定量分析得半定量(HQ)比值。测定所有受试对象血浆中内皮素(ET)含量。15例NPSLE患者治疗后1~2月进行随访,并复查rCBF显像,将治疗前、后显像结果及病变部位HQ比值进行比较。 结果:①30例NPSLE患者rCBF显像阳性28(93.3%)例,其中27例局部脑血流降低,1例局部脑血流增加。18例SLE患者rCBF显像阳性1(5.6%)例,表现为局灶性脑血流降低。10例健康志愿者SPECTrCBF显像未见异常。NPSLE患者rCBF显像病灶主要分布在颞叶、额叶、顶叶;丘脑、基底节、白质等部位受累较少;小脑未见异常。NPSLE患者额叶,颞叶rCBF半定量(HQ)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SLE对照组大脑各部位rCBF半定量(HQ)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②19例NPSLE患者CT/MRI脑扫描阳性3例(15.8%)。SPECT rCBF显像和CT/MRI脑扫描诊断NPSLE的灵敏度分别是93.3%,15.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炉的.01厂 ③NPSLE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仅钢.01厂与SLE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Major组、Minor组和 SLE对照组患者血浆ET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①川.05入 ④15例 NPSLE患者经治疗后 1~2个月内复查 rCBF显像,未见新发病灶;与第一次显像相比,14例患者在第一次显像所见的局部脑血流降低区,脑血流有明显增加(放射性填充或部分填充),l例无明显改变。半定量分析同一病变部位,治疗后左额、左颜、右颜HQ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快则.01厂 右顶和右枕 HQ比值较治疗前也有增加(P<0.05)。 结论:①邢利E患者见F显像,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与CT/MRI显像方法相b,SPECT rCBF显像诊断 NPSLE灵敏度高,是诊断NPSLE的有效方法。可作为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NPSLE的客观指标。②NPSLE患者局部脑血流降低部位多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颜叶。额叶受累较多。③NPSLE患者血浆ET水平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明显升高;但不同脑病组和无脑病组SLE患者血浆中ET水平无差别。因此,本研究认为血浆ET水平不能作为判断SLE患者有无神经系统受累的标准,也不能作为评估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④SPECT rCBF显像半定量分析可评价NPSLE临床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