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各数据生产方法与过程进行评估,寻求其中成本投入最少、数据产出收益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统计生产费用的控制与所得数据的质量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点,以最小的数据生产成本得到令人满意的数据质量——相对数据质量最优。因此,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统计数据生产方法与过程的基础上,将统计数据的经济特性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CBA)理论相结合,来讨论政府综合部门统计的统计数据生产效能问题。而在本文的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中,为这些数据生产的成本和收益的估算、效能的分析都给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首先从我国统计数据加工生产的实践角度出发,给出我国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的定义,也对数据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及收益进行界定和分解。统计数据生产投入成本就是指一定的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占用和耗费,机会选择的损失,以及其他因数据生产行为而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的代价。总的数据生产成本就取决于需参与生产的机构数量和每个统计数据“生产者”因生产数据而增加的负担。而统计数据生产效能所研究的统计数据产出收益,是数据“消费者”从统计数据产出中所能获得的收益,是数据生产后所取得的有效成果。这些成果一般来说会有许多方面的用处,在帮助制定相关政策和市场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有助于了解行业、地区或国家各个方面的行为。对收益的评价具体包括:所需要的数据质量目标的达到或趋近程度;数据“消费者”对所获得数据结果的满意程度;该数据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解释程度等各种与之相关的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价值和非价值的积极影响与结果。然后研究如何在我国统计数据生产中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探索研究适应我国统计国情的成本关系模型和收益评估工具。文中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统计数据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成本数值计算所带来的变化关系,给出各类数据生产的投入成本与标准数据生产成本之间的数量与比例关系。而第四部分则说明了统计数据产出收益的组成部分以及评估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收益评估评分表,并进一步讲解了如何使用收益评估工具、具体分值的确定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尽管对生产过程中的绝对成本数值和收益具体量化的估算的确是较难实现的,但对其成本的核算与收益分数的估算在文章中已被论证是可能实现的。最后在成本核算、收益估算等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用于测算统计生产效能的研究分析框架。试图通过构建的框架来探究如何提升我国统计数据的经济性、如何增强我国统计数据生产的效能,以实现我国统计数据相对质量的提高。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应用的核心目标,就是把文中给出的供实际参考的成本关系模型、收益评估工具和效能分析框架作为一个部分,通过调研确定各因素对成本影响的倍数以及各收益的实际应评分数后,将其运用到统计数据生产方法与步骤的效能分析之中,来观察这些生产方法和步骤是否满足效能最优,若不满足则继续寻求收益和成本之间更好的平衡。追求的是统计数据产出的相对质量最优,而非忽视成本的投入数量而一味的追求更高质量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生产效能是一个动态的框架,其中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工具和方法也需要随着依据和信息的变化而同步或定期更新。随着效能研究的实施和时间的推移,统计数据生产效能分析框架应有助于当所有统计数据生产会对“生产者”形成较大的成本投入负担时,数据“生产者”会更多的将他们的数据生产产出偏向于对“消费者”最为重要的那部分数据。通过效能研究将数据“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相连接,来影响数据生产方式(报表)、生产内容与范围(统计面板)、数据生产来源(收集或估计)等,在生产满足数据“消费者”需求的数据同时,降低数据“生产者”的投入成本,以尽可能地解决类似于数据质量越高则投入成本越大的矛盾,寻求令双方都满意的平衡点。在这一点上,统计数据生产的效能最优,统计数据产出的相对质量也最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提高我国的相对统计数据质量。创新点在于:提出了统计数据生产效能与相对数据质量的概念;是国内首篇将统计数据生产效能与成本收益分析法相结合的专题研究。是对国家综合部门统计数据生产的效能研究,通过对统计数据生产中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的比较,来评价统计数据的生产效能的高低,寻求最高的相对数据质量。而效能研究的难点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对相对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进行界定和分解,这是效能分析的微观基础;二是模型和评估工具的确定,而如何对分解后的成本收益各要素进行量化和加权,这对所推算的模型及所确定的评估工具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具体的研究思路是遵循“理论研究——模型工具构建——实例分析——前景展望”将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一般统计数据生产中所涉及的成本和收益的相关概念出发,依据国内外相关的标准与定义,界定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生产成本和收益影响因素的分解与分析。第三、四章,集中讨论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成本收益的核算评估,结合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和统计数据生产过程,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得到统计数据生产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估算工具。第五章,根据前文建立起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估算工具,结合统计数据生产体系,汇总得到成本收益综合评估框架,探讨我国统计数据生产效能评估框架的运行,并通过国外应用实例来说明该效能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一章,论述我国统计数据生产中效能研究的成果及其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出路,讨论未来可能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欧美各国统计机构已经将成本收益方法成功应用于统计工作中,范围上也在逐步扩大。而我国尚没有在统计工作中具体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核算效能的先例。目前,我国对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才刚刚开始,尤其是当前的相关研究所提出视角往往集中于成本方,对包含成本收益两方面的综合研究相当匮乏,还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因此,我国与国际统计效能的应用现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将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在我国具体数据生产过程中实施还需要有一段距离。但是,该研究在其他国家的实施应用,为日后对我国统计数据生产的效能评估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依据。在尽量避免我国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研究走弯路的同时,也为进一步与国际统计研究接轨和我国统计数据生产效能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的完善给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期望通过对数据生产效能的研究,来进一步丰富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通过引入统计数据相对质量概念,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统计数据的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我国统计数据生产效能以求得统计成本收益间最优平衡点,提供又一科学而又合理的评价方法。如果说,准确性、及时性、可获得性等这些统计数据质量要素是从受益方来对数据进行最终评价,可理解为“绝对质量”,那么成本收益视角则提出的“相对质量”的概念。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这一更加体现效能的概念将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选取当地主栽的3个葡萄品种——矢富罗莎、藤稔、巨峰,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栽培架式进行种植,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并进行经济指标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架式与葡萄的生长
通过SAS 8.2软件分析了20头胎次相同、泌乳期相近荷斯坦泌乳牛产奶量与乳成分中乳蛋白质率、乳脂率、干物质、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产奶量与乳成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上的经济行为者,主要为资本市场提供资金和进行金融工具交易。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类,这两类投资者在资金来源、投资行为、
本文系统的评价了葡萄品质的指标构成及其作用,以期为葡萄品质的研究提供指导。
<正>2011年省"两会",是湖北改革发展处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处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团结和动员全省人民,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
<正>交往Verkerhr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涉及传播的特有概念。该词的使用频率高、含义广泛,法文对应词马克思明确为commerce,英文对应词他使用的是intercourse。它既指物质意
【目的】克隆朝鲜鹌鹑(Korean quail)OCA2基因的cDNA序列,检测其在不同羽色(白羽和栗羽)群体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翅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OCA2基因多态性对朝鲜鹌鹑羽色的影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通过网络课程的比较研究不仅能看到网络课程本身的差异,还能反映出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理念等宏观层面的差异。本文利用资料调查、实地参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用路径:一是要运用新媒体,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培育
文中,笔者首先对需要加强电子商务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接着提出若干培养原则,最后对电子商务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做简单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