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发展至今已进入细化研究阶段,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微课分成不同的子类,进行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微课,需要将科学的理性与逻辑、故事的想象力与文化,以及精神的感觉与创造性结合起来。于是,故事型微课应运而生。一方面故事型微课集科学、故事、精神于一身,可以同时满足三大需求;另一方面,故事型微课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类型多样,是微课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笔者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基于3S理念对故事型微课进行理论、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故事型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故事型微课的故事知识选取、故事化设计与媒体设计三个维度,分析了三个故事型微课案例,总结出影响故事型微课质量的要素有故事知识、故事编写、媒体呈现、后期处理四个方面,进而归纳出故事型微课设计的六个原则:故事知识融合、沉浸体验原则、认知情感化原则、趣味性原则、学习者中心原则、个性化原则;五个策略:选定适合的故事、恰当使用叙事逻辑、合理使用制作工具、故事脚本策略、团队协作策略,再结合团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与微课创作的大量经验,提出基于ARCS理论故事型微课的设计模型、开发流程以及应用模式,以此来指导故事型微课的制作。笔者选取了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与第五单元的知识进行故事型微课的开发,对故事型微课《旋转角》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训中验证故事型微课的设计模式、开发流程以及应用模式的推广性。通过文献分析、内容分析与特征分析,发现故事型微课的内涵丰富、形式有趣多元,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加强对故事型微课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故事型微课以知识与故事的融合为核心,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对故事的改编实现融合,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与故事融合常采用天马行空想象式改编故事进行改编融合,程序性知识则常采用真实情境式改编故事进行改编融合;同时,改编故事需“投其所好”,添加学习者的喜爱元素;故事型微课的设计要素有故事知识的选取、故事改编、媒体呈现与后期处理,应遵循故事知识融合、沉浸体验、认知情感化、趣味性、学习者中心、个性化等原则。ARCS视角下的故事型微课设计模型有利于激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故事型微课设计与开发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性,创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1)培养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故事思维;(2)提高故事脚本设计能力;(3)提升知识点故事化、可视化呈现的能力;(4)加强微课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