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极限延伸率低、污染严重等缺点。由水泥、硅灰、石英砂以及混杂钢纤维组成的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Hybrid Steel Fiber Self-Compacti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极限延伸率低、污染严重等缺点。由水泥、硅灰、石英砂以及混杂钢纤维组成的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Hybrid Steel Fiber 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HSFSCC),综合了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优点,具有高流动性、良好的抗离析性、间隙通过性和填充能力,以及高强度等优点。为了改善普通混凝土的缺点和适应新的市场要求,本文对HSFSCC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和细观层次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HSFSCC配合比设计研究。提出平均裹浆厚度和砂纤比两个新概念,从微观角度出发,建立一套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着重反映净浆、纤维掺量对配合比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首先对不同水胶比的净浆进行流动度试验,优选出流动度符合要求的净浆配合比;其次确定合理的平均裹浆厚度和砂纤比,计算各组分的含量;最后改变纤维掺量,优化配合比设计。(2)HSFSCC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进行了0.14、0.16、0.18和0.20四种水胶比以及长短纤维不同掺量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折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HSFSC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大幅提高,韧性得到明显改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16MPa,抗折强度可达18.8MPa。混凝土强度提高的幅度与混杂纤维的特性和基体强度密切相关,并不是纤维掺量越高,强度越大。如果混杂纤维比例不合适,很可能造成纤维结团,影响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和混凝土强度。通过试验得到了HSFSCC的7天抗压强度和28天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3)自密实SF90、SF100配合比以及轴心受压本构方程研究。根据规范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和确定的方法,确定SF90和SF100最终配合比。SF90配合比为:水胶比0.18、平均裹浆厚度0.08mm、短纤维掺量1%、长纤维掺量0.55%;相应的抗折强度16.4MPa,抗压强度107.2MPa,折压比1/7。SF100配合比为:水胶比0.20、平均裹浆厚度0.08mm、短纤维掺量0.5%、长纤维掺量1%;相应的抗折强度18.8MPa,抗压强度116.2MPa,折压比1/6。通过棱柱体轴心受压试验得出了二者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由于实验设备刚度不足,只得到了二者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并建立了相应的本构方程。(4)HSFSCC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利用MATLAB软件建立混杂钢纤维随机分布三维模型;不考虑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粘结滑移,运用限元软件ABAQUS完成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各部分的应力云图,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均在误差范围之内,实现了HSFSCC从细观分析到宏观力学性能的统一。不同纤维掺量和类型对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七个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其他文献
染料木素天然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它可以使线虫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弛缓性麻痹,具有驱虫特性。本试验选取了大豆胞囊线虫与秀丽隐杆线虫两种供试线虫,测定了染料木素溶液的暴露下的线虫失活情况、各形态下卵(散卵粒、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孵化的抑制效果以及线虫体内营养物质(总糖,可溶性蛋白和甘油)含量的变化情况,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了秀丽隐杆线虫L4在染料木素溶液暴露下,糖代谢的主要
第一部分抗结核治疗时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的现况调查背景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控制结核病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一线抗结核药物主要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
高原的低压和低氧环境的影响下,长期居住或急进高原地区的人群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HAPH情况的加重进一步会导致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不及时救助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昏迷甚至死亡,是高原病中主要死亡因素。了解和探究HAPH发病原因,对高原病的防止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miR-322在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别做了体外实验及体内实验。1.体外实验:分别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皮是昆虫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结构,可以保护其免受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并防止病原体的侵入。昆虫表皮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刚性表皮和柔性表皮,其中柔性表皮起到支持、连接等重要作用,尤其与吸血昆虫的吸血行为有关。本实验室前期对3,4-二羟基苯乙醛(DOPAL)合成酶进行生物化学特性、酶动力学等研究,发现其与埃及伊蚊(Ae.aegypti)的柔性角质层形成有关,然而,有关DOPAL合成酶在蚊虫发育过程中的分子功能未
供水管网爆管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影响人民生产生活有序运行,是危害极大、影响范围极广的供水安全事故。由于供水管网深埋地下,依靠传统人工巡检和电话举报难以及时发现某些爆管事故(例如发生在深夜或偏远区域的爆管)。快速有效地定位爆管位置已经成为国内外供水行业重点关注的一个难题。随着监测成本的降低、管网水力模型的普遍应用,基于数据与模型的爆管定位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基于数据与模型的爆管定位,本文从以下
涉尘企业在其产品加工过程中伴随粉尘的产生,导致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国家应急管理部针对粉尘防爆问题多次下发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旨在进一步控制粉尘爆炸安全事故的发生,涉尘企业则是其重点关注对象。尽管涉尘厂房已配备各类除尘设备,却存在诸如效率低、反馈不及时以及不能统一监管的问题。此外,安全监督部门亦不能及时开展检查、监管的工作,对安全事件难以及时做出反应并处理。本文研究了粉尘防爆相关理论,整理分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地震对人类的家园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采用有效手段对地震进行监测并及时做出灾害预警变的尤为重要。由于传统地震观测手段在大震监测中存在
青藏公路由于地处高原冻土地区,气候环境恶劣,路基易在冻融循环和重载等综合作用下产生不均匀变形,进而引发多种路面病害,导致道路使用性能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在青藏公路(格
酶传感器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快速、简便、成本低等优势,在检测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有机磷农药(OPs)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对人、动植物以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快速便捷、
村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然而随着现代进程的加速,村落的原有格局和风貌正被快速吞噬,因此,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村落的发展,特别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近些年来,针对传统村落的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越来越多,其中与人类学、行为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聚落研究已经成为建筑学多视角综合研究的一大趋势。湘中地区传统村落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社会历史环境,到与村落发展息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