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洋兰王后”的蝴蝶兰,几年来一直都处于花卉销售的首位,一直受到花迷们的青睐。近年来除了盆花,还大量被用作切花材料,切花中除我们常见的插花用途之外,还是制作胸花的好材料,在开会庆典场合备受瞩目,至于用来制作新娘捧花,也是目前国内流行的新风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这就使得高品质的蝴蝶兰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目前由于专业性培育蝴蝶兰的整体水品不是很高,关键的生产环节技术薄弱,造成蝴蝶兰生产成本较高繁殖系数偏低,工业化生产效率不高,许多名贵品种短缺,品质较低,且市场售价较高。因此建立和完善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本实验以蝴蝶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研究以丛生芽途径再生植株的快速繁殖方法。主要围绕外植体灭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壮苗生根、炼苗移栽,原球茎的诱导等几方面进行,集中研究不同外植体的选择、不同灭菌方法的选择、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培养方式的选择、不同激素配比和用量的选择、不同添加物的选择、不同碳源以及抗氧化剂的选择等多个方面问题。试验中的培养基方案均采用正交设计,数据采用SAS软件分析。本文意图通过上述试验,全面研究蝴蝶兰组培快繁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建立蝴蝶兰最优再生体系,进一步扩大蝴蝶兰外植体选择范围,提高丛生芽增殖系数,进而提高蝴蝶兰商业化生产效率,解决目前市场上蝴蝶兰优良品种短缺的问题,为蝴蝶兰专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以蝴蝶兰花梗为外植体,最佳的灭菌流程为:花梗腋芽→自来水冲洗→洗衣粉上清液浸泡10分钟并用软刷刷去表面污垢→自来水冲洗30分钟→置于超静工作台上70%酒精30s→无菌水冲洗3次→0.2%HgCl2浸泡9min→无菌水冲洗8次→500mg/LPVP浸泡6分钟并将花梗芽两端各切去约1cm→取出吸干水分并将包叶除去→接种。成活率是81.66%。影响蝴蝶兰丛生芽诱导的显著因素有:细胞分裂素BA和天然添加物,其中以BA8.0mg/L和椰汁15%最优,次要的影响因素是生长素NAA,以0.5mg/L最好。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是MS + BA8.0mg/L + NAA0.5mg/L +柠檬酸100mg/L +椰汁15% +食糖30g/L +琼脂8g/L,pH5.4。诱导率平均达到72.22%。影响蝴蝶兰丛生芽增殖的主要因素: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KT、生长素2,4-D、碳源、培养基的酸碱度、株高、处理方式以及抗氧化剂。其中,基本培养基选用B5、KT取10mg/L、2,4-D取0.2 mg/L可以有效促进丛生芽增殖。当材料选用2cm左右高的小苗,苗基部竖向切割处理,并添加100mg/L柠檬酸,将培养基酸碱度调至5.1~5.4,可以明显促进丛生芽增殖。无论是食糖、蔗糖还是葡萄糖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差别都不大,都可以选择。丛生芽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的配方是: B5 + KT 10mg/L + 2,4-D 0.2mg/L +香蕉泥150g/L +柠檬酸100mg/L +食糖30g/L +琼脂8g/L,培养基的酸碱度为5.1~5.4。最适宜的蝴蝶兰生根壮苗的培养基的配方:MS + KT 5.0mg/L + NAA 0.6mg/L +香蕉泥150g/L +柠檬酸100mg/L +食糖30g/L +琼脂8g/L,pH值为5.4。诱导原球茎适宜的外植体:无菌试管苗的根尖。暗培养14天并割伤根尖,有利于原球茎的产生,适宜的培养基为:MS + BA 5.0mg/L + NAA 0.5g/L +香蕉泥150g/L +柠檬酸100mg/L +食糖30g/L +琼脂8g/L,pH值为5.4。蝴蝶兰移栽时,先在室内炼苗6天,再进行移栽,试验发现水苔是较好移栽基质,成活率可达100%,且小苗生长健壮,叶片发亮并叶面积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