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建设,初步形成了“征税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服务信息化”的基本应用格局。但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税务机关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因应用口径、规格、标准不同,所构筑“网络、平台、系统”管理模式也各自为政、各成体系,出现新的“信息孤岛”,制约了信息化建设进程和税收工作深入发展。本文分三个部分,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路,对县级税务部门“信息孤岛”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根据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现状,深入探讨了县级税务部门“信息孤岛”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税务部门信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系统端口互不相容、系统功能交叉重叠和业务管理条块分割等方面。其次分析问题,主要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体制层面对县级税务部门“信息孤岛”问题成因进行解析。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税务信息系统构建缺乏规划、税务信息软件开发偏离需求、税务信息系统布局各自为政和税务信息行业标准未能统一等方面;管理层面主要包括税务部门信息主体的不协调、税务部门信息认识的不到位和税务部门信息管理的不科学等;体制层面主要包括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重宏观轻微观、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利益协调不均衡等方面。最后解决问题。针对引起县级税务部门信息孤岛问题主要成因从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保障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了县级税务部门应对信息孤岛的对策建议,在完善管理机制层面,包括树立管理优先理念、突出组织创新要求、加强信息管理规划和推进信息集中管理等;在改进关键技术层面,包括统一税务部门信息技术标准、开发税务部门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税务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优化税务部门信息网络解决方案等;在构建保障体系层面,包括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服务宗旨、培养信息化人才、协调信息发展规划和提升税务信息质量与共享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