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时期,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已有研究中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主要议题,通过测度金昌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分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时期,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已有研究中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主要议题,通过测度金昌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分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提供路径选择。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等进行梳理和说明;第一章主要界定了本文所涉列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城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普惠共享等概念,并阐释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相关政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厘清政策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章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根据第二章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指标计算方法给予解释说明的基础上,对金昌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进行了实测;第四章对测算结果所发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五章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推动金昌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一是在所考察的三项指标中,金昌市城乡基本公共教育、社会保障普惠共享水平处于失调状态,且近五年没有明显提升。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普惠共享水平处于中级协调状态,且近五年城乡间普惠共享水平出现不断提升的趋势。二是金昌市要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就要在全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普理念指导下,就本文所考察的三项指标而言,发展次序的安排重点在于优先保证基本公共教育和基本社会保障这两个领域的充分发展,其次是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的普惠共享发展。本文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基于2015-2019年金昌市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法测度金昌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金昌市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希望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路径选择。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部高级Ⅱ班所使用的《中国历史·专业汉语教程》这本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法,把握历史教学的方法、发现历史教学与该教材存在的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课前调查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需求,做到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课后收集学生对于教材与课程的反馈,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对该教材的具体体例,包括汉字数量、词汇数量、语法点数量、练习题量以及汉字等级分布与词汇等级分布进行详细的分析。基
晋城柳氏民居雕刻艺术精美,蕴涵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该村庄同样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出现了问题,大量的建筑遗存遭到了破坏。当务之急是对其保护和传承,故大量的专家学者对柳氏民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进行了研究,但对雕刻艺术与文化寓意研究不够深入,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晋城柳氏民居建筑雕刻艺术与文化寓意进行探索性论证,为晋城柳氏民居的雕刻艺术和文化寓意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音乐作品中的“意象”,是一个难以固化的概念,然而“意象”在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则是有其具体的阐释,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笔者认为音乐作品中是有“意象”存在的。本文拟借助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的“意象说”,探索竹笛作品中“音乐意象”的构建与表达。竹笛作品是纯音乐。它相对于诗歌来说,其表达是非语义性的;相对于美术来说,它又是非描绘性的。正因如此,我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往往是没有固定的、或绝
罗伯特·舒曼作为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舒曼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音乐作品中富有浓郁的民主主义思想,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为浪漫时期的音乐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事曲》(Op.21)是舒曼钢琴套曲中规模较大的一部作品,创作于1838年,全曲由八首小品组成,作品既带有传统音乐严谨的逻辑,又包含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与幻想。本文希望通过对《新事曲》的分析与
视唱练耳是训练学生音乐听觉的一门音乐基础学科,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视唱练耳课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音乐能力的培养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音乐教育得到了发展,国民整体音乐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各大专业院校也越来越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视唱练耳在国民教育中得到了普及。近几年社会上的音乐考级机构受到其影响,所以加入了测评
19世纪比利时作曲家亨利·维厄当(Henri Vieuxtemps1820-1881)晚期的代表作《bB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36),也是其创作生涯为中提琴而写唯一一部完整的奏鸣曲,在当时以法国为代表的“标题音乐”兴起的时代,维厄当以坚持纯器乐的音乐语汇,推动法比学派在纯器乐体裁写作范式中的革新(1)——主要体现于延续德奥古典奏鸣曲的规则与范式,以及将法国古典艺术的典雅精致移植到提琴演奏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钢琴套曲与艺术歌曲占了很大比重。舒曼较早涉猎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而《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11是他最优秀的创作之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对舒曼《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11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舒曼的生平简介和《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11的创作概况。主要对舒曼生平、作品以及《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
新时代国家对节水宣传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要求节水宣传工作要和公众紧密结合,注重舆论引导、知识普及以及理念传播,和新媒体平台有效融合,构建融媒体节水宣传新格局,让节约用水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和知觉发展。为了增强节水宣传效果,深入促进公众节水意识,本文基于传播学与行为学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络中用户节水意识形成过程的动态模型,结合社交网络的特性,研究了信息干预用户节水意识变化的过程,分析了社交网络中促进用户节水
歌剧《唐·卡洛斯》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Fortunino F.Verdy)所创作的一部经典歌剧,其中罗德里格的咏叹调《我的末日即将来临》是男中音传唱度极高的一首作品,多年以来,包括皮耶罗·卡普契里、里奥·努齐、季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路德维希·泰兹、廖昌永等在内的众多国内外歌唱家对其进行了演绎,然而本文认为这部作品演唱最经典的男中音歌唱家当属皮耶罗·卡普契里。因此
本论文是对韩国作曲家陈银淑(Unsuk Chin)于2009年创作并于2012年修改完善的最终版本作品《Gougalōn》(Scenes from a Street Theater)为研究对象,注重分析研究其音高组织、音响形态、对位技术以及结构等作曲技法,并对其在此作品中展示的音乐创作技法及其音乐观念进行初步性总结。本论文主要采用文字分析与谱例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叙述陈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