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预注入对SiO2中Cu纳米颗粒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颗粒–绝缘体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在光传感器、生物医学、全光开关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光学性质已成为纳米技术领域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在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诸多技术中,离子注入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本论文采用Ti(Al),Cu离子顺次注入到SiO2基底中,结合后续的热退火处理,主要研究了Ti和Al离子预注入对Cu纳米颗粒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能量为105 keV的Ti离子和100 keV的Cu离子单独或者顺次垂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水体中氯代有机物在一些新还原体系中的还原脱氯反应,考察了高级催化还原技术在处理水体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表明污染物可以通过催化还原反应发生降解或者
学位
文章详细论证了作品《五重塔》的创作与禅宗认知三境界说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事实,并指出此三境界论对该作品的创作成功起到的显著作用,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该作品的优点
影响焊接数值模拟的因素很多,其中焊接热源模型起着关键作用,热源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熔化焊数值模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由Goldak提出的双椭球热源
本文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PIII&D)在2Cr13和30CrMnSi基体表面上制备了TiN/TiCN/DLC复合膜层,并对小模数齿轮进行了强化处理。TiN、TiCN、DLC膜层均由PIII&D技术中的
黄铜接插件已广泛应用在建筑物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及汽车线束之中。火灾调查人员可根据黄铜接插件的火灾危险性、引燃规律和物证鉴定结论准确认定引火源和起火原因。本文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