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三种唱法”分类在音乐界引发的争论,通过文献检索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等,阅读大量与声乐教育理论有关的书籍、声乐教育家的传记,收集整理各方的讨论意见,研究、探索各方观点之后,分别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组音乐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美声唱法”在西方历史上就有争议,在不同时代“美声唱法”所指的范围和意义有很大区别,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民族唱法”的提法易造成“民族声乐”的概念混淆,不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原生态音乐”的可比性问题一直是音乐界争论的焦点,原生态音乐复出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比赛本身。通过梳理中国通俗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国流行歌手的成材途径,得出流行音乐确实是有别于其他两类的一个特殊的音乐类别,它的发展也是最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提出自己对声乐比赛“三种唱法”分类方法的看法,认为中国声乐比赛中的“三种唱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三种唱法有相互靠拢和相互沟通的趋势。任何唱法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和一切事物一样,在演变,在发展。“三种唱法”,“同”大于“异”,以题材划分进行声乐比赛有诸多优势,既合乎声乐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国际惯例。本文系统研究、探索了严肃音乐、民间音乐、通俗音乐的界定与内涵,得出声乐比赛根据题材来划分,可分为三类:严肃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三类。只有合理的声乐比赛分类方法,才能使我国的声乐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我国音乐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