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吹灰优化的研究及系统开发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站燃煤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尽管通过有效的吹灰可以增强电站运行的经济性,但对吹灰的优化控制却实践较少。已有的电站锅炉吹灰系统大多采用定期吹灰方式运行,未能在有效预防和清除受热面积灰结渣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为了节约吹灰介质和避免设备较大改动,该文主要研究了电站燃煤锅炉吹灰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从积灰结渣机理出发,针对单个受热面吹灰提出了“按需吹灰”的方案,对于炉膛受热面吹灰时间的确定,采用炉膛出口烟温增量,并综合受热面沾污系数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对流受热面,根据实际传热系数与理论传热系数的比值来反映受热面清洁程度,并以此来确定吹灰时间;针对锅炉全部受热面吹灰,从锅炉平均损失最小的角度入手,基于对受热面积灰结渣损失、吹灰能量损失及吹灰引起锅炉系统损失的分析,提出了“经济性最佳吹灰时间”,从而可大大改善吹灰器投运效率和吹灰效果。 基于锅炉动态特性和传热学基本原理,针对扬州第二发电厂2000t/h燃煤锅炉结构特点,建立了锅炉参数和受热面积灰结渣损失在线计算数学模型,模型能反映各受热面积灰或结渣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 针对2000t/h燃煤锅炉吹灰优化管理系统的实现,设计了系统框架体系和数据流程,运用VC++6.0编制了系统程序;应用MSEXCEL设计了锅炉仿真计算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理论验证。在现场实现了对PI系统和MIS系统的数据实时采集,完成了吹灰试验和吹灰优化管理系统的在线调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正确反映各级受热面进出口烟温、沾污系数和积灰结渣损失的变化,所开发的系统能够在线用于电站燃煤锅炉吹灰优化指导。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而大气中CO2浓度的上升是引发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将面临碳减排的巨大压力。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发电方式以高排放的煤电为主,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占到全部行业的绝大部分,减少燃煤电厂的碳排放成为我国碳减排的重中之重。而在目前燃煤电厂碳减排的技术方法中,富氧燃烧技术的可行性更高且竞争力更强。但是,由于富氧燃烧技术新增了空分系统与烟气处理系统等设备,
天然的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是由纤维状蛋白与凝胶样基质构成的精密有序的结构网络。其在不同的组织中或同一组织的不同发育阶段组成构造有所不同,为细胞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环
本文中,应用了数值模拟技术对设计点压比为4.6的十一级轴流压气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总体性能参数和流场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为进一步的优化改型设计和提高压比设计
O2/CO2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捕集技术发展迅速。在富氧燃烧湿烟气循环过程中,CO2和H2O为主要燃烧气氛的组分。CO2、H2O与N2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别,对燃烧产生重要影响。目
本文首先通过实验研究了多排直角三角翼对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恒热流竖直平板自然对流的换热效果。然后利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对实验进行了模拟,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多排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