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守敬(1839—1915)是我国清末民初一位在学术上取得多方面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名学者。他于舆地、目录、版本、金石、书法诸学均有精深的研究,在经学、小学、辑佚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他一生埋头学问,著述等身,据不完全统计,杨氏著作共有83种。本文比较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杨守敬在历史地理学、版本目录学、金石学、书法、藏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阐述了杨守敬的学术在中国文化史上,特别是在清代学术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绪论”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杨守敬的生平、学术道路、治学成就及杨氏学术的研究情况。 在众多的学术成就中,其舆地学最为突出。著名学者罗振玉曾将杨氏的舆地学,与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并誉之为清代“三绝学”,北京大学教授袁同礼亦称颂杨氏所建之功,实“开舆地学之新纪元”。故舆地部分是全文论述的重点。从第一部《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到最后一部《水经注疏》,杨守敬一共撰述地理著作二十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作者主要从杨守敬对山川地理论著的研究、历史地图的编绘、正史地理志的考订和补缺、地方志的编纂和古地志的辑佚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杨氏的地学成就。特别对杨守敬的郦学研究作了详细论述,就《水经注疏》的撰因、写作年代、版本情况及杨氏对“赵、戴公案”的判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紧紧围绕杨守敬对《水经》、《水经注》撰者的研究,郦注版本和郦学家的评论,郦注体例的阐发,编绘历史地图和《禹贡》研究的见解阐述了杨守敬的舆地学思想,指明其郦学思想是杨守敬舆地学思想的核心。认为杨守敬作为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其郦学成就远远超过了——明、清以来治《水经注》专家如朱谋讳 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王先谦等人,在中国邮学研究和跪史上应当享有崇高的地位;其《历代舆地图》的编绘水平,已臻旧时代的顶峰,它是我国地图编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杨守敬以他丰富的历史地理著作,总结了我国几千年来历史地理学各方面的成就,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启迪新一代的历史地理研究者,并用考古。金石等多种方法为后人治历史地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杨守敬的版本目录鲜,“南北交旧,无与抗手”。该部分着重介绍了杨氏的《日本访书志入《历代经籍存佚考凡《古诗存目录X《丛书举要凡《留真锄等著作,从杨守敬注重目录的编订和版本的考证,合理类分丛书,引进并完备善本书影,首次集中介绍日本珍藏汉籍等方面论述了杨守敬在版本目录学上的重大成就。指出了现代的一些传统版本目录学著作,未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杨守敬在中国传统版本目录学上的地位和影响,或根本未提及杨守敬,或著以很少的篇幅。认为杨氏的版本目录著作在不少分支学科具有始导先路或溅启后的重要价值,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金石学滩杨守敬的主要学问之一,是杨守敬早期研究的一个重点。该部分重点阐述了杨守敬的《望堂金石》、《襄宇贞石图》等著作的重要价值。从杨守鹏释金石文、用金石文字考珊史、考订史籍、阐发史论等方面总结了杨守敬“以金石证史”所作出的重大成绩。认为杨守敬的金石学在学术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其金石文字材料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扩大了史料来源,有利于雕史学工作者不仅要重视文献材料,而且要重视金石碑版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杨守敬还擅长书法,隶、楷、行、草无所不精。特别是杨守敬以他特有的碑派风格,影响了日本书坛一个多世纪,他不傀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本部分主要评述了杨守敬的《楷法溯源L《学书逸言入《评碑、评帖记》等书学著作,从具体的书法作品分析了杨守敬的书法风格,认为杨守敬的书法是以六朝碑帖为基础,又取唐代欧书的险劲,虞书的清媚,诸书的遭丽,加上他广采博收,融会贯通,出以己意,形成了他苍劲端庄的独特风 一2 一 — — 格。阐述了杨守敬的书学思想以及杨氏书法在日本的巨大影响。 杨守敬的藏书,“当世罕匹”。出使日本,给予了杨守敬一个绝好的机 会。他收访闭佚,从日本收集到大量的中土久佚的珍本古籍。该部分重点阐 述了杨氏之和刻本藏书的重要价值及杨守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贡献。认 为杨守敬的藏书,不仅在有清一代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其孤本和珍本还无人 与之媲美。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学史、中国藏书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杨守敬及其观海堂藏书无疑应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论文最后指出了杨守敬的学术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深人研究,说 明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