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阳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着光子的生成、传输与收集效率,从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水热法(两步法)制备纳米晶态TiO2颗粒,并以此制备多孔半导体薄膜并组装电池,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晶TiO2颗粒制备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其形貌、晶型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对光阳极的结构进行优化及掺杂改性。 首先通过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考察,以钛酸四异丙酯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法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中纳米晶 TiO2颗粒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工艺,并使用正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水解过程中,将10ml浓硝酸加入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体积比为5:1的溶剂中,然后将钛源以4ml/min逐滴加入并在冰水浴中剧烈搅拌形成溶胶,控制钛源在体系中的浓度为0.1M;水热处理条件为:转移钛溶胶至水热釜,以5℃/min升温至220℃并保温12h。以此制备的纳米晶TiO2颗粒所组装的电池性能最佳,光电转化效率达到6.21%。 其次,通过TiCl4溶液引入致密TiO2层,研究表明致密TiO2层能有效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当空白电极经过0.05M TiCl4溶液在70℃处理30min后,所组装的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与光电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38.59%与35.46%,达到11.24mA·cm-2与5.91%。在此基础上,增加散射层则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性能,较之空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近50%,达到6.52%。 最后,使用片状石墨烯与商业P25粉体制备了复合电极,较之单一的P25电极,所制备的复合电极暗电流均有所下降,短路电流密度均有所提升。当所掺杂的石墨烯与P25质量比为0.6%时,其电池性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