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晶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阳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着光子的生成、传输与收集效率,从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水热法(两步法)制备纳米晶态TiO2颗粒,并以此制备多孔半导体薄膜并组装电池,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晶TiO2颗粒制备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其形貌、晶型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对光阳极的结构进行优化及掺杂改性。  首先通过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考察,以钛酸四异丙酯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法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中纳米晶 TiO2颗粒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工艺,并使用正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水解过程中,将10ml浓硝酸加入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体积比为5:1的溶剂中,然后将钛源以4ml/min逐滴加入并在冰水浴中剧烈搅拌形成溶胶,控制钛源在体系中的浓度为0.1M;水热处理条件为:转移钛溶胶至水热釜,以5℃/min升温至220℃并保温12h。以此制备的纳米晶TiO2颗粒所组装的电池性能最佳,光电转化效率达到6.21%。  其次,通过TiCl4溶液引入致密TiO2层,研究表明致密TiO2层能有效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当空白电极经过0.05M TiCl4溶液在70℃处理30min后,所组装的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与光电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38.59%与35.46%,达到11.24mA·cm-2与5.91%。在此基础上,增加散射层则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性能,较之空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近50%,达到6.52%。  最后,使用片状石墨烯与商业P25粉体制备了复合电极,较之单一的P25电极,所制备的复合电极暗电流均有所下降,短路电流密度均有所提升。当所掺杂的石墨烯与P25质量比为0.6%时,其电池性能最佳。
其他文献
酚类作为一种常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炸药、防腐剂等生产中,随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进入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论文制备了以硅胶、SBA-15为载体的5种吸附剂SilprIm2Cl、SilprIm2C4Cl、SilprIm2C8Cl、SilprIm2ClBr-、SBA-15prIm2ClBr-,分别对2,4-二硝基酚、2-硝基酚、2,4-二氯苯酚等酚类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研究。本文共分以
本论文利用水热法,在不使用任何模板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温度与时间以及调整反应原料的配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Co3O4和NiO材料,并且探究了Co3O4和NiO材料的形成机理
依据对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填料的生物生长、水流分布、物质迁移及沉淀分离等特点的分析,针对管锥形填料生物床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随机堆积填充的管锥形填料生物床能提高反应器的沉淀面积和沉降截留能力。试验条件下,反应器每立方米填料水平投影面积(即创造的沉淀面积)相当于直径为6.3米沉淀池的面积。与无填料反应器相比,无曝气时管锥形填料生物床沉淀效率可提高1.9倍;曝气时可提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