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奋剂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并成为国际体育界,也是中国体育界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能否建立有效的反兴奋剂政策并科学、有效的执行是兴奋剂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在政策学理论研究的框架内,借鉴国外反兴奋剂政策发展的基本经验,系统梳理了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过程,得出了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反兴奋剂政策发展的新思路。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结论一:按照不同时期的目标和任务,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旁徨歧途(1989年5月之前);第二阶段:拨乱反正(1989年5月至1994年10月);第三阶段:严查重罚(1994年10月至1998年12月);第四阶段:深化完善(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第五阶段:综合治理(2004年1月至今)。结论二: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1,政策变迁具有弱波动性;2,政策变迁的事件导向明显;3,政策变迁的外部驱动性显著。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主要经验:1,坚持反兴奋剂的原则立场不动摇;2,坚持与国际反兴奋剂政策接轨;3,坚持提高反兴奋剂政策法制化水平;4,坚持制定反兴奋剂政策发展规划;5,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结论三: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包含政策环境、主体和客体三个部分的变迁。我国反兴奋剂政策环境变迁随我国的国情、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外反兴奋剂政策大环境的变迁而变迁。政策主体仍旧是由单一的政府主体为主,但是已经开始向行政机构和专家共同参与决策的混合型主体转变。政策客体的变迁主要是随着对反兴奋剂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迁。结论四:总的来说,我国反兴奋剂政策仍采取精英主体模式,但正在向共同主体模式转变。政策执行则是采用行政命令主导的自上而下,落实责任的模式。我国反兴奋剂政策评估大都为内部评估和非正式评估,没有正式的评估制度。结论五:影响反兴奋剂政策的因素主要是外在环境因素、政策制度因素、政策属性因素和政策网络因素四个方面。其中,外在环境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构成了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外在动力因素;政策属性和政策网络因素构成了内在动力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中的国际反兴奋剂政策环境因素是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我国反兴奋剂政策变迁是以触发机制为起点,由其动力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