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铈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铈体系在固体燃料电池,汽车尾气处理,生物传感器,氢气制备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与二氧化铈具有氧气缓冲剂的性质密切相关,即在真实条件中二氧化铈很容易形成表面氧缺陷,并且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又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复合。因此对于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的分布及其动力学行为的深入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二氧化铈体系的性能。然而,对于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的结构和扩散行为的研究一直存在大量的分歧和激烈的讨论。关于二氧化铈表面氧缺陷分布在次表层还是表层,表面氧缺陷以分散的形式还是聚集的形式存在,和表面氧缺陷在室温
其他文献
由于电子薄膜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可见光区高的光学透过率,使其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和汽车玻璃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现阶段,氧化锡掺杂氧
重复脉冲功率技术是脉冲功率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传统的均匀场气体火花开关由于其结构简单、耐压高、通流能力强等优点常被用作为脉冲功率的开关元件,但因受限于开关绝缘恢复
实验上常常选择铯、铷等能级结构相对简单的碱金属原子来研究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通过探测在连续调谐的控制光作用下的气室对频率确定的探测光的吸收,可获得光抽运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