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凋落物生态功能及养分空间变异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凋落物是衡量森林质量的关键特征之一。为了探究凋落物生态功能及养分空间变异,本研究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中的4块1 hm2方形固定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和等距离网格布点取样的800个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完全分解层)样品的测定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半变异函数模型拟合、空间插值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凋落高峰期前(8月末)凋落物现存量、持水性能、养分(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特征和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合理经营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凋落物总现存量为29.10 t/hm2,其中半分解层和完全分解层的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19.50 t/hm2和9.50 t/hm2,半分解层的现存量均显著高于完全分解层(P<0.05),占总量的55.57-72.72%;总持水量(自然含水量)为16.39 t/hm2,持水率(自然含水率)为236.37%。各样地内半分解层持水能力均较弱(持水量为5.56 t/hm2,持水率为64.08%),而完全分解层的持水能力相对较强(持水量为10.83 t/hm2,持水率为172.30%),显著高于半分解层。(2)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有机碳(C)、全氮(N)及全磷(P)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分别为421.68、18.86和1.26g/kg,8.16、0.36和0.02 t/hm2,2.46、55.94 和 841.74,而在完全分解层中分别为 350.78、17.80 和 2.68 g/kg,3.22、0.17和0.03 t/hm2,3.09、58.10和408.15。C和N浓度及归还量均随分解程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减小,P利用效率明显大于N和C的利用效率,P是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中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3)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各样地凋落物养分(C、N和P)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变异系数范围为10.94%~65.63%,均表现为中等变异,且同一样地,变异性呈现养分归还量>养分利用效率>养分浓度,完全分解层凋落物有机碳和全磷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半分解层大;凋落物养分浓度的空间异质性在研究尺度上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完全分解层凋落物有机碳和全磷的分形维数较半分解层小,其具有更好的结构性,空间分布简单,而凋落物氮素空间分布特征与它们相反。(4)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各样地凋落物养分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除部分样地半分解层或完全分解层凋落物养分特征结构比大于75%,其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效应引起,不适合进行空间插值)呈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梯度性分布,且同一样地养分浓度和利用效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变化趋势相反,而养分归还量的变化规律不如养分浓度和利用效率明显。(5)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半分解层和完全分解层凋落物养分归还量与凋落物现存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凋落物养分浓度与持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归还量和利用效率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其中,C和N受持水率影响较P明显,且完全分解层较半分解层明显;凋落物养分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与凋落物其他养分指标和化学计量比之间呈显著相关。(6)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半分解层和完全分解层凋落物养分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与林分因子(郁闭度、物种数、株数、生物多样性指数、针叶树种及株数占比和胸径)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半分解层凋落物养分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而针叶树种及株数比例对完全分解层影响更明显,且林分特征对N和P的影响较C大。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疗效差异的受试者,借助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SL-MRI),探讨针刺治疗对PDM患者不同脑区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灌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PDM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提供科学
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在持续,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的缺乏和城市生态的严重成为当今面临的首要生态问题。本研究分析绵城市理论,国内外雨洪利用及
本文探索如何利用能够自适应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一个高效、准确且能应用在实际场景的人脸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的主体部分是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如何利用能够动态自适应计算的神经网络来高效地完成人脸检测任务,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工程方法和算法完成实际场景的人脸识别任务。人脸检测是一个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任务,现今大部分优秀的人脸检测算法通过设计特定的网络结构或做权重裁剪来缩减计算
研究背景与目的: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卵巢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研究显示MyD88在约77.1%的卵巢癌细
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四种新造的典型人工林(油松林、白皮松林、白蜡林、国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有稳定营养含量的有机复合肥,在分析施肥前后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并基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的基础上,对各人工林林木生长情况、叶片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大小、叶干重及叶片含水率等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以研究这四种人工林的施肥效应,探寻高效经济的养护管理方式。主要结论如下:(1)在施入不
研究目的:观察麻龙止咳汤对CVA(阴虚肺燥型)患者PEF变异率、FeNO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病例60例。试验组以麻龙止咳汤治疗,对照组以孟鲁司特钠片(顺尔宁),疗程均为2周,从VAS视觉量表、咳嗽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三个方面评价麻龙止咳汤的临床疗效。两组在使用药物前后分别测FeNO(呼
铋基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具有结构可控、可见光响应、环境友好和原料丰富等特性,已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新型光催化材料。本论文基于铋基材料的优点,利用胶体与界面化学反应原理,设计新型三元铋基异质结材料,以获得高吸附性和高活性的太阳光驱动的光催化剂。所制备的铋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光学性质等分别采用XRD、XPS、SEM、TEM和UV-Vis DR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所制备铋基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污染物
随着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室内人员和财产的安防监控技术开始变得多元化。由于现有的摄像头、红外线等监控系统存在视野盲区、高成本等限制,因此通过WLAN技术提高室内安防系统的监管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Wi Fi感知方法,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以及跨场景时消耗大量资源等问题,结合物理层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
目前的伺服驱动器多数采用DSP芯片或者ARM芯片进行C语言程序开发,平台依赖性较高,且由于软件固化的原因,用户基本不能再对伺服驱动器进行二次开发。IEC 61131-3标准和软PLC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将IEC61131-3标准应用于伺服驱动器开发能够较好满足模块化开发、提高开放性和易于二次开发的需求。本文首先总结阐述了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伺服驱动器开发的优点和应用意义。对矢量控制
智能交通是交通和汽车工业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道路标志检测是其先进车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o C-FPGA将功能灵活的ARM和并行运算的FPGA组合在一起,为目标检测算法提供了良好的嵌入式实现平台。论文研究基于So C-FPGA的道路标志实时检测技术,目标是在便捷灵活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道路标志实时检测,为实现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新思路。首先,论文以保证检测准确率为前提,并充分考虑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