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高速旋转机械中,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有害振动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被加工产品精度的降低甚至机器的损坏。转子不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阻碍和约束下一代工业技术如高速、高精度机加工的实现。由于机械运行中可能存在着时变原始不平衡的瞬态动力特性,成熟的离线不平衡技术已经不能解决这类时变不平衡问题。转子主动平衡控制技术因融合了其它先进技术且提高了机械运转的可靠性,就能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前先进的转子主动平衡控制技术仅局限于常转速下使用,现有的自适应主动控制技术也不能处理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变速转子平衡。本文研究的变速转子主动平衡自适应控制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适用于一般变速转子,还有效地适用于带作动器时迟或作动器饱和的变速转子。本文对变速转子系统主动平衡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慢变速转子的准稳态条件、变速准稳态转子主动平衡系统的增益调度控制、带作动器时迟的快变速转子主动平衡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与带作动器饱和的快变速转子主动平衡系统的自适应控制,转子类型包括Jeffcott转子、轴承各向异性的Jeffcott转子、单并置平衡平面(作动器和测量平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的柔性转子和多并置平衡平面的柔性转子。本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常转速和变速转子动力学模型之间的异同点与转化条件。以变速的Jeffcott转子作为基本模型,一方面解析求解瞬态不平衡响应,另一方面离散变转速,以一系列转子常转速全响应来近似表示该瞬态不平衡响应,进而找出后者近似代替前者的定性适用条件,即准稳态条件。第二部分研究了变速准稳态转子主动平衡系统的增益调度控制。在转子系统满足准稳态条件前提下,延伸基于转子稳态平衡的影响系数法到慢变速转子单平面或多平面增益调度控制,分析了影响增益调度控制稳定性的诸因素,以数值模拟证实了增益调度控制能有效地抑制慢变速转子的不平衡振动。本文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带作动器时迟的快加速转子主动平衡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转子动力特性的先验知识未知情况下,对一个带作动器时迟的严格正实转子系统建立简单的直接自适应控制律;接着,对原始模型作适当变换,构建一个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出该自适应控制律的稳定性条件。然后,以带作动器时迟的快加速Jeff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引入过滤函数,修改这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使之成为一个严格正实系统,进而可采用前面推导出的满足稳定性条件的自适应控制律。数值模拟表明:满足系统稳定性条件的自适应控制律能有效地抑制该转子原始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接着,还研究了带作动器时迟、轴承各向异性的变速Jeffcott转子系统主动平衡的自适应控制,着重考虑轴承各向异性对作动器时迟的影响。最后,把带作动器时迟的严格正实转子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成功地推广到具有单并置平面的柔性转子及具有多并置平面的柔性转子,一系列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控制律对抑制这些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有效性。在本文的第四部分中,作者在转子动力学模型未知、转子变速和带作动器饱和的复杂情况下提出能明显抑制转子原始不平衡振动的一种主动平衡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在带作动器饱和的条件下,对一个严格正实转子系统建立Lyapunov函数,推导出自适应控制律和系统稳定性条件。然后,以带作动器饱和的快加速Jeff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过滤器,使带主动平衡器饱和的Jeffcott变速转子的传递函数变成严格正实的,可采用上述推导出的自适应控制律和稳定性条件。数值模拟证实,在满足稳定性条件下,该自适应控制策略能明显抑制带作动器饱和的该转子原始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接着,还研究了带作动器饱和的轴承各向异性的Jeffcott变速转子主动平衡的自适应控制,着重探求轴承各向异性对该自适应控制律的影响。最后,把提出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成功地推广到带作动器饱和、单并置平面的柔性转子和带作动器饱和、多并置平面的柔性转子,一系列数值模拟显示:该控制律能显著减小这些转子原始不平衡引起的振动,作动器的移动能渐近收敛到与原始不平衡相反的目标值。本文的一系列成果对于研究变速转子系统瞬态动力特征、主动平衡及其自适应控制策略的前沿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