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以化痰通络为法,予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以化痰通络为法,予以化痰通络汤,每日一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一次2粒,日三次,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病人心绞痛症状、中医证侯、心电图ST-T改变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
结果: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两种药物均能明显改善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P<0.01)。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各项中医症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心电图ST段、T波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疗后未见新的异常变化,也未发现其它毒副作用。
结论: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因此,我在高三复习迎考过程中,注意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注意词汇复习。许多学生阅读理解速度慢,正确率低,主要是因为单词不过关,达不到高考大纲的要求。在多年的复习备考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词汇复习方法。 一、重视语音,过拼读关 许多学生到高三了,连英语音标都认不全。这不但造成学生发音不准,而且使学生记忆单词有很大困难。因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都要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为基础和必须的部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在词汇特别是词组上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1:由于词组数量相对较少,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平时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语法练习和阅读上。对于词组的教学无非是“上课划,课后抄,回家背,课堂再默写”的模式。学生在短时间内是记住了,可是过不了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教师把上述模式再重复一遍,结果教与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化、科学化、互动化,使教学主题和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每个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思考,教师的言语是否是多余的?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许多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教师应有
英语课堂离不开交互活动,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本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学校英语的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地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后进生加快前进的步伐,提高学习效益,尽可能缩小差距,一直是困扰在我心头的难题。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后进生的成因很复杂,但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我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后进生的成因 1.缺乏自信和克服
教育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本着这个思路,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一、鼓励并帮助每位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远大目标,督促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 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习者的学习目标
目的: 评价电针对于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比较远近配穴与局部配穴在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为临床上针灸配穴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为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
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到力不从心,有的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每当看到这样的学生,我总会很痛心并深深反思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决心让英语学习快乐起来,为此我做了不懈的努力: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究英语学习的规律,追索学习环境的因素……在备课时,我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精心制订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英语课成了学生最向往的课堂。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