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火针四花穴(胆俞(双)、膈俞(双))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抗癌药物毒性反应的影响,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及IFN-γ、IL-4、MMP-9、TIMP-1水平,从而通过Th1/Th2及MMP-9/TIMP-1的平衡探讨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抗癌药物毒性反应的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火针四花穴配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TP(紫杉醇+顺铂)/GP(吉西他滨+顺铂)/DP(多西他赛+顺铂)/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采用TP/GP/DP/NP方案化疗的同时,给予火针四花穴的治疗,每日一次,治疗7天,1周为1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在患者治疗开始的第21天对患者采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开始的21天分别对患者采用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Karno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肺癌治疗功能评价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开始的第21天采用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表进行抗癌毒性反应评价。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总T细胞、Th细胞、Ts细胞、Th/Ts)、NK细胞、B细胞,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4、MMP-9、TIMP-1水平。结果:RECIST评价比较:观察组有效率(ORR)为20.00%,稳定率(OSD)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ORR)为16.67%,稳定率(OSD)为63.33%。观察组(火针配合化疗组)有效率、稳定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稳定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FACT-L生存质量评分总分、日常活动领域、社会/家庭状况领域、情感状况领域、活动能力领域、其他因素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日常活动领域、活动能力领域、其他因素领域、FACT-L生存质量评分总分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社会/家庭状况领域、情感状况领域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比较:两组血液系统抗癌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比较,观察组Ⅰ度为2例(6.67%),Ⅱ度为3例(10%),Ⅲ度为2例(6.67%),Ⅳ度为1例(3.33%);对照组Ⅰ度为6例(20%),Ⅱ度为7例(23.33%),Ⅲ度为3例(10%),Ⅳ度为1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在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毒性反应分度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胃肠道毒性反应Ⅰ度为1例(3.33%),Ⅱ度为2例(6.67%),Ⅲ度为2例(6.67%),Ⅳ度为0例;对照组Ⅰ度为2例(10%),Ⅱ度为6例(20%),Ⅲ度为5例(16.67%),Ⅳ度为1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T细胞、Th/T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h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Ts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K细胞、B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IL-4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分别为15.21±3.50pg/ml、39.30±5.07 pg/ml,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为19.02±3.51 pg/ml、29.45±3.14 pg/ml,治疗前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分别为15.49±3.43pg/ml、38.61±4.30 pg/ml,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为12.34±2.95pg/ml、50.74±4.47 pg/ml,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中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MP-9.TIMP-1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分别为755.16±48.06pg/ml、621.26±91.11 pg/ml、1.24±0.2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为383.14±61.10pg/ml、359.34±43.43 pg/ml、1.07±0.13,治疗前对照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分别为776.60±56.17pg/m1、620.74±56.03 pg/ml、1.26±0.11,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MMP-9水平、TIMP-1水平、MMP-9/TIMP-1为445.05±44.77pg/ml、387.77±58.46pg/ml、1.16±0.82。治疗后观察组MMP-9、TIMP-1、MMP-9/TIMP-1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四花穴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缓解及肿瘤稳定有一定改善作用,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特别在在日常活动领域、活动能力领域、其他因素领域(临床症状)方面,同时减少血液系统及胃肠道系统抗癌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对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有调节作用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火针四花穴升高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从而调节Thl/Th2平衡,同时降低MMP-9、TIMP-1水平来调节MMPs/TIMPs平衡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