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PRDX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进而初步评估其作为肿瘤新标志物在NSCLC早期诊断、转移预测、肿瘤预后评价中的价值,以及将来作为肿瘤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1.收集解放军第117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72例NSCL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并对患者通过电话、查询医院病案等方式随访其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发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生存时间等。2.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NSCLC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情况。3.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联系。4.对TCGA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PRDX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联系。结果1.PRDX1在正常组织、NSCLC组织中均存在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DX1主要表达于细胞浆。2.PRDX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RDX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RDX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SCLC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1)、TNM分期(p=0.037)、分化程度(p=0.023)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4.PRDX1低表达组(PRDX1low组)的NSCLC患者中位OS明显优于PRDX1高表达组(PRDX1high组)的NSCLC患者。PRDX1高表达组的中位OS为49.6月(95%CI(38.5-60.7月),低表达组为64.3月(95%CI(48.0-80.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5.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资料进行归纳,筛选出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48例NSCLC标本,以及58例正常肺泡上皮组织标本。分析显示,NSCLC组织中PRDX1的表达水平(0.24 ± 0.7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0.20 ± 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分析显示,PRDX1低表达组NSCL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P=0.035)和无进展生存率(P<0.001)均优于PRDX1高表达组患者,PRDX1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1.PRDX1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呈低表达。提示PRDX1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NSCLC组织中PRDX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TNM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标本中,PRDX1的表达越高,提示PRDX1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RDX1低表达者的中位OS优于PRDX1高表达者,提示PRDX1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因此,PRDX1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4.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PRDX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并且与NSCLC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提示PRDX1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演进及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