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偏氟乙烯(PVDF)是用来制备超滤膜的优质材料,但当前用于饮用水处理的PVDF超滤膜存在亲水性差,抗污染能力低等缺点。本文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和共混改性法制备改性PVDF超滤膜,旨在提高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抗污染能力和截留率等性能。利用改性PVDF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引黄水源水,研究改性PVDF超滤膜对冬季低温低浊引黄水源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以膜通量、截留率、抗污染能力、孔隙率等评价指标,确定PVDF、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TiO2和氧化石墨烯四种制膜材料的有效添加质量浓度为20wt%~24wt%、0~2.46wt%、0~1.61wt%、0~1.61wt%。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PVDF超滤膜的结构,发现PVP、纳米TiO2、氧化石墨烯等三种改性剂均能有效改善PVDF超滤膜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为PVDF超滤膜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共混改性PVDF超滤膜的最优制备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当PVDF、PVP、纳米TiO2和氧化石墨烯的添加质量分别为25g、3g、2g、1g时,改性PVDF超滤膜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共混PVDF超滤膜的膜通量、孔隙率、截留率和抗污染能力分别是314L/(㎡h)、83%、95%、50%。通过利用改性PVDF超滤膜对冬季低温低浊期微污染引黄水源水的处理实验研究发现,改性PVDF超滤膜对浑浊度、UV254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97%、25%~65%和50%,分别比水厂传统处理工艺高20%、10%~30%和20%;直接超滤对CODMn的去除率在9.74%~21.68%之间,比水厂传统处理工艺略低。本文研制的PVDF超滤膜可有效去除受污染水源水中特征污染物,研究成果为饮用水膜处理工艺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