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却伴随着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系列环境和生态事件的发生,使政府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环境规制。当前我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环境规制的实施势必影响到产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12省份2000年至2014年共计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明确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首先对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的概念、分类做出了具体的界定,然后具体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之间的传导路径,环境规制主要借助成本效应、壁垒效应、比较优势理论和创新补偿效应来影响产业升级的进程。文中展示了我国环境规制的发展历史和进程,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应对环境规制通常采取的态度和行为。通过研读和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通常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促进效应;二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阻碍效应;三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会随着规制工具和地区的变化发生变化。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说:假说一,环境规制与西部省区的产业升级具有正相关性;假说二,环境规制与西部省区产业升级具有负相关性;假说三,环境规制与西部省区产业升级关系不明确。根据第三章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回归以及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环境规制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具有负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不利于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与假说2观点相一致。设定的模型是合理的,具有稳健型,回归方向不会随着因变量或自变量衡量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产业升级具有很强的惯性,上一期的产业升级对当前的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们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灵活使用各种环境规制工具,积极引导企业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环境规制,从而发挥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