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一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命。相比较于欧美等地区,我国虽并非乳腺癌高发国家,但近20年来乳腺癌发病的年增长率高出发达国家1-2%,并以每年3-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在积极发展各项医疗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展乳腺癌的早期预防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发女性乳腺癌的内外部因素有很多,随着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肥胖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逐渐被重视。在西欧、北美等乳腺癌高发地区,对于乳腺癌发病与各种身体形态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也比较透彻,但是目前国内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结果也存在众多不一致。本文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探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臀比(waist hip ratio, WHR)、臀围身高比(hip height ratio, HHR)、三围、身高、体重等各种身体形态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期望能为体型与乳腺癌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对乳腺癌的预防工作起到一些指导作用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每周六大查房日时,测量未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住院病人。183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乳癌组,182例乳腺良性疾病女性患者为良性组通过现场测量收集两组患者胸围、腰围、臀围、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资料,并根据公式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臀围身高比HHR。通过住院病历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是否绝经以及绝经年龄等资料。对于乳腺癌组患者,同时收集经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染色确定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PR)表达情况。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患者的年龄分布、月经状况、绝经年龄、ER表达、PR表达及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整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两样本t检验,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平,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龄(39.71±10.55)岁,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0.32±11.04)岁(P=0.000<0.05),总体来说,乳腺癌迟发于乳腺良性疾病。(2)乳腺癌患者从30岁开始发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到40-49岁达高峰(占39.34%),绝经后又随年龄增加而降低。(3)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6.37±7.44)岁,乳腺癌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50.17±3.92)岁(P=0.043<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占57.38%,乳腺癌患者绝经年龄较晚,且多数患者患病时处于未绝经状态。(4)多数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5)本研究中乳腺癌病人的平均三围、体重、BMI、腰臀比、HHR等均大于良性组对应指标(P胸围、P腰围、P体重、PBMI、PWHR、PHHR=0.000<0.05,P臀围=0.001<0.05),平均身高矮于良性组(P身高=0.006<0.05)。(6)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月经状况下,三围、身高、体重、BMI、WHR、HHR等各身体形态指标均与乳腺癌的患病无明显相关性。(7)分别比较不同ER、PR受体表达状况下两组各指标,ER-PR-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WHR大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PWHR=0.045<0.05),ER+PR+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臀围、BMI、HH R明显大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相应指标(P臀围=0.029<0.05,PBMI=0.015<0.05,PHHR=0.007<0.05),而身高则比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偏矮(P身高=0.046<0.05)。提示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与身体形态之间并非无相关性,只是此相关性局限于特定激素受体表达类型的乳腺癌。所以,女性绝经后合理饮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体重,多参与体育活动改善身体脂肪分布,对于预防乳腺癌都有积极的作用。提示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与身体形态之间并非无相关性,只是此相关性局限于特定激素受体表达类型的乳腺癌。所以,女性绝经后合理饮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体重,多参与体育活动改善身体脂肪分布,对于预防乳腺癌都有积极的作用。结论:(1)本研究365例住院病人中,乳腺癌病人的平均三围、体重、BMI、腰臀比、HHR等明显大于良性组,平均身高矮于良性组。但按年龄分层后,这种差异并不显著。(2)绝经前非激素依赖型乳腺癌(ER-PR-)患者多为中心型肥胖病人(腰臀比大)。(3)绝经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ER+PR+)患者多为矮胖体型病人(臀围、BMI、HHR大,身高矮)。(4)臀围身高比值比单一臀围、身高更能综合反映患者体型与乳腺癌关系,有望成为临床评价乳腺癌病人体型的新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