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淡水珠蚌在粤西的引种养殖与再生珠培育的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异的淡水育珠蚌,池蝶蚌是日本特有种,1997年底被引入我国江西,有研究表明,池蝶蚌的主要育珠品质优于三角帆蚌和其他淡水育珠蚌。我们于2006年末至2007年初,先后从江西与湖南等地引进不同规格的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到粤西地区。本论文对这两种蚌的引种与养殖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了环境因子对不同规格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耗氧率的影响,以及在干露条件下它们的抗逆性,并且对育有两年无核珍珠的三角帆蚌,采珠后再插入珠核进行再生珠培育,为培育大规格的优质珍珠探索一条新途径。在湛江及阳江等地进行了养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2龄池蝶蚌与4龄三角帆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7.47%与91.87%,而06年的1龄池蝶蚌死亡率高达81%,说明了刚引进的小蚌对持续高温适应性较低;3龄池蝶蚌与2龄三角帆蚌的成活率也相对较低;各种规格的蚌都比实验初有显著的增长。分析认为:7,8,9月的高温只是降低这两种蚌的生长速度,但它们还是会保持一定的生长率,阳江东湖水库较低的pH可能降低蚌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在高温时候蚌死亡率较高的原因。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两种蚌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左右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耗氧率开始下降。在16~32℃条件下,两种蚌的耗氧率与软体部干重呈负相关幂指数关系。窒息点的DO值为0.32~1.62mgO2/L,窒息点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略有升高。池蝶蚌与三角帆蚌的各种规格中,规格越大(体重越高)耐干露能力就越强。对育有两年无核珍珠的4龄三角帆蚌采珠后,再插珠核,分别养殖于东湖水库与阳西养殖池塘六个月。结果表明:pH值对三角帆蚌珍珠质的分泌有重要的影响,阳西养殖池塘三角帆蚌的珍珠层明显厚于东湖水库三角帆蚌的珍珠层。珍珠层半年的生长速度低于三角帆蚌正常水平,说明珍珠囊损伤后要修复正常分泌水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死亡率高,留核率低是育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育珠蚌死亡率高达76.7%,留核率只有24.4%。再生珠收获的优质珠比例比较低,珍珠表面不光洁。
其他文献
以改善海域增殖环境为目的,应用行为学方法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物理环境下人工礁投放前后的行为特征及人工礁对刺参聚集效果进行了研究.观察不同形状、结构和
生物絮团是水体中的藻类、异养微生物、原生动物与残饵等形成的团絮状有机碎屑。通过调节合适的碳氮比形成的生物絮团技术有可能成为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以实现水质调控,降低饵
长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的入海口,每年长江径流携带巨量陆源有机碳入海,对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长江上、中游一系列水利设施的建设,对长江口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影响。深入研究长江口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输运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阐明长江口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揭示目前尚不清楚的陆架边缘海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95-01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高中阶段英语完形填空是很多学生的弱项,尤其是一些善于讲授语法的老师所带出的学生对完形填空试题更是一头雾水,一个班级,能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学生寥寥无几。幸运的是,当前的信息时代提供给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在一些英语学习类的网站,报刊杂志上或者一些经验交
黄喉拟水龟为中国南方常见的淡水龟种之一,隶属龟鳖目,淡水龟科,拟水龟属。其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深受群众喜爱。因为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黄喉拟水龟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