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_CBSC_C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框架下,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考察译者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和选择。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于2004年出版。他把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应用到翻译研究。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框架中,胡庚申教授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他系统地从适应和选择的视角解释了翻译过程,提出且论证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以及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这一理论为翻译过程和译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1852年出版的美国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闻名世界的经典文学作品。清末民初,在林纾和魏易的合作下,这部小说于1901年第一次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黄继忠先生于1956年着手翻译这部小说,该译本横跨了十年的文革时期并最终在1982年出版。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译本开始出现,其中1998年出版的王家湘的译本比较有代表性。这三个译本分别诞生于中国三个特殊的时期:清末民初﹑文革时期﹑二十世纪末。不同的时期有其典型的翻译生态环境。在该个案研究中,三名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以及译者对其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将被详细的论述,译者对译文的适应性选择也会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比研究,文章旨在一方面论证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探讨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下的翻译评价;最后,基于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名著重译的必要性将得到合理的解释。
其他文献
本文对县级政府行政管理归纳了九条基本原则。即:党领导行政管理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原则;各民
木村病(Kimura disease)又称嗜酸粒细胞淋巴样肉芽肿(Eosinophilie lymphoid granuloma),软组织嗜酸粒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the soft tissue),皮肤嗜酸粒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无限需求和土地的刚性供给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土地税收是一种古老的税收,现代经济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政治经济学的语言对劳动和异化劳动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抨击和批判。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劳动对象。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土地资源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然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进
普通法是人类法律文明的代表之一,它与大陆法一道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两种法律制度。普通法以其内容博大精深,司法技艺精巧而为世人所称赞。而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学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正式施行,食品企业需进一步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清洁生产,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被污染。专门从事食品杀菌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上海康久环保科技有限公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永久性瘢痕。痤疮的发生发展与皮肤屏障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痤疮发病机制中皮脂分泌增多
边疆地区是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也是国家地缘政治角力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思量、地缘政治的考虑和意识形态的抵牾,不断采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