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异化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对策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原始社会,科技与人文是浑然不分,一体不二的,其产生和存在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类服务。但随着人类广泛深入的使用科技,人们对科技产生了极度的依赖,科技开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影响着人类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等方面,导致工具理性甚嚣尘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工具理性全面的主导和覆盖,人们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行为必须屈从于无孔不入的工具理性,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科技中的人文向度逐渐被吞噬,科学技术发生了全面的本质的异化。具体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剥削和滥用,在社会领域则主要表现在生产、消费、文化、教育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科技异化应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但是由于工具理性思维的渗透和全球化浪潮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科技异化逐渐向社会主义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蔓延和扩展,呈现出了一种普遍化的倾向。科技异化在短时期内可能有利于我国提高科技水平,发展社会生产力,但科技异化承载的发展方式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这种发展方式是以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如果任其发展不加制止,必将带来毁灭性的威胁。社会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和强调科技的人文向度,引导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发展,促进科技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人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解剖形态,为根分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3颗下颌第一磨牙的CB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测量下颌第一
对6DOF并联机器人运动行程与速度进行了分析,采用结构化方法对机器人控制过程完成设计,归纳并定义了10个相应函数,实现了机器人控制过程的模块化。将这些函数分别进行编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