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的结构调控及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2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步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未来智能电网最流行的能源。但是由于锂资源的稀缺和传统锂离子电池有限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新的储能体系,如钠离子电池体系和锂硫电池体系等,用来满足人们对储能的进一步需求。但是,钠离子电池体系中钠离子较大的半径与缓慢的反应动力学,锂硫电池体系中活性物质的绝缘性、反应前后产物体积之差较大和副产物穿梭到负极,都对电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储量丰富和低成本的二氧化钛,通过调控二氧化钛的结构用来满足其在钠离子电池体系和锂硫电池体系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采用氢氟酸辅助水热合成的方法,构建暴露(0 0 1)晶面TiO2与TiOF2的异质结构,用来改善TiO2较差的导电性,加速电子和离子传输,提高电池的反应动力学。并且,通过精确调控水热反应时间,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优的两种物质比例。当水热反应时间为30 h(TiO2∶TiOF2=84.2∶15.8)的样品,当在500 m A g-1条件下,充放电2000圈后拥有151.7 m A h g-1比容量;当在5000 m A g-1条件下,充放电10000圈后拥有101.2 m A h g-1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表现突出。并进一步比较循环前后电极材料的XPS数据,发现有利于提高电池循环稳定的Na F生成。同时,非原位XRD结果进一步表明异质结材料在充放电过程结构十分稳定。最后,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异质结构的构建是材料性能优异的关键。(2)以碳布为柔性基体,在碳布表面上生长氮掺杂多孔碳壳框架作为储硫基体,再通过水热法在上面生长暴露(0 0 1)面的二氧化钛纳米片,通过煅烧法对暴露有大量氧位置的(0 0 1)面二氧化钛氢化处理产生大量氧空位,二氧化钛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有效的抑制多硫化物穿梭到负极。归因于氮掺杂多孔碳壳框架和具有大量氧空位的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协同作用,组装成的电池表现了杰出的电化学性能。当在1 C条件下时,充放电300圈后保持有348.6 m A h g-1的比容量,当在5 C条件下时,充放电500圈后,保持有224.2 m A h g-1的比容量。最后,探究了制备的柔性电极在软包电池中的应用。总之,本论文中我们根据钠离子电池体系和锂硫电池体系对电极材料的要求制备了特殊结构的二氧化钛以满足电化学储能需求。
其他文献
滑动螺旋副作为常见的直线运动机构,其结构简单,传动比稳定,保证高精度位移的同时能输出较大外力,还可实现自锁功能,因此广泛用于直线重载传动领域。而传统金属材料滑动螺旋副存在摩擦系数较高,机械效率低,振动大,易磨损等问题,制约了螺旋传动的发展与应用,其滑动螺旋副直线传动装置的相关测试技术也比较落后,测试项目也比较单一。随着直线传动装置趋向高速化高效化,对其运动精度、传动效率、结构稳定性、使用寿命等性能
经过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很多生物体已经进化出了独特的微观结构,这些微观结构赋予自身优越的性能,以帮助自己在自然界中会更好地生存。贝壳珍珠层是由95%的碳酸钙和5%的有机蛋白质按照“砖-泥”结构堆积而成的,精巧的微观结构使得自身具有极高的韧性。因此,学者们在掌握了这种结构的增韧机制之后,纷纷利用各种方法和不同材料制备仿生贝壳珍珠层材料。本文通过采用“冷冻-矿化”的方法制备制备出无论是结构还是材料都与天
环氧树脂是传统的刚性聚合物材料,常用于水性聚氨酯改性,以改善聚氨酯的硬度低,耐碱差等缺点。但环氧改性乳液容易存在热贮不稳定或改性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课题组以聚碳酸亚丙酯型多元醇(PP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环氧分别在预聚过程、扩链过程加入以及开环后对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性能影响,发现虽然环氧改性可以提高聚氨酯胶膜的性能,但环氧基团的引入通常会影响
低温高湿环境下积冰与覆冰的发生和堆积,会给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和运输系统造成高能耗或重大危害,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被动防冰和主动除冰两个方面来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抗结冰能力,其中被动防冰方面采用直接模板法在样品表面制备微结构,它可以减少水滴与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降低冰的黏附强度,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冰性能,还引入了可触发多尺度宏观裂纹的多孔结构使冰黏附力进一步大幅
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是利用调Q或锁模技术将连续激光输出转变为脉冲激光输出的脉冲光纤激光器。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由于不需要外加调制器以及电源模块,使得整个激光器系统集成度高、体积小。因此,对于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饱和吸收体是被动调Q和锁模光纤激光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获得脉冲激光输出的核心。性能优异的可饱和吸收体有“通强光阻弱光”的效果,这个“强光和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各类水体油污染事件频发,作为水体环境最主要的污染源,水油污染不仅会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用水安全。大豆油因其产量丰富、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被视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基材料,如何拓宽大豆油的应用范围一直被学者们关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大豆油多元醇为原料,通过一种简单、温和的方法制备可光固化的大豆油基低聚
由于石墨负极的比容量小(372 m A h g-1)无法满足现今的使用需求,锗基、磷基负极材料因其大的储锂容量、工作平台适中等优势,受到研究者关注。但是,这些合金型负极在Li+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会遇到巨大的体积改变,造成快速的容量衰减。基于此,本文通过机械球磨法,用锗(Ge)、磷(P)、铜(Cu)、硅(Si)制备了具有闪锌矿Zn S结构的阳离子无序锗磷基复合材料,提高了锗、磷基负极材料的电子传导、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消耗加剧也伴随着日益增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发出高性能以及环保的储能器件成为当今能源科技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快速充放电,优异的循环以及倍率性能,超高的功率密度,环境友好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储能器件之一。但是,低的能量密度极大限制了其发展,成为超级电容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用两种不同储能机制的电极作为正负极,以电池型电极作为正极,
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是由金属纤维和孔隙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是一种优质高效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为了获得一种原材料易得且易加工、制备工艺相对容易、机械强度和吸能特性较好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本课题提出一种新型铝合金纤维多孔体及其填充复合结构,分析了铝合金纤维多孔体结构特点,采用静动态力学实验对铝合金纤维多孔体及其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铝合金纤
磁粉芯(Magnetic Powder Cores,MPCs),是一种由磁性粉末经绝缘包覆后压制而成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电阻率高、高宽恒导磁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电气和电子系统中,如变压器、DC转换器、开关电源、扼流圈等。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频化趋势的增长,作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对磁粉芯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包括良好的频率稳定性、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低损耗和出色的直流偏置性能等。其中,Fe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