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雷火灸条和纯艾条盒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即时止痛效应是否存在临床差异,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选择更安全有效的盒灸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60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条盒灸肾俞和阿是穴,对照组采用纯艾条盒灸肾俞和阿是穴。治疗时间均为30分钟,治疗一次。分别在灸法刚结束时、0.5小时(hour, h)、1.0h、2.0h、4. 0h时刻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及疼痛强度分级等评价。以上几个时刻患者的VAS评分及其改善值为主要评价指标,以疼痛强度分级、疼痛缓解50%(指首次缓解50%)所需时间、24小时疼痛完全缓解和复发情况、盒灸有效性评价作为次要指标,进行即时止痛效应评价。结果:(1)60例患者全部完成研究,无不良事件发生。(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分值均降低,组内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VAS改善值两组间仅治疗刚结束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0.5h、1.0h、2.0h、4.0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等级均有降低趋势,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缓解50%所需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腰痛缓解人数与复发人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在对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的有效性评价中,两组盒灸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0.00%,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火灸条盒灸与纯艾条盒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均能降低患者疼痛的VAS分值、疼痛强度等级,但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仅在治疗刚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VAS改善值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初步证实了雷火灸条与纯艾条盒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均是安全有效的。除了在刚结束治疗时雷火灸条盒灸能收到更好的即时止痛效果外,两组的24小时即时止痛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受样本量小、研究时间短的局限,需要进一步收集病例进行观察以完善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