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PSIS)放置在SD大鼠腹壁不同层次的转归。 方法:大小1cm×2cm PSIS膜片被放置在SD大鼠腹壁的不同层次(皮下、腹膜前、腹膜后),分别于术后1、2、4、9周取材,观察动物大体情况和不同层次下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术后动物均存活,均无伤口感染及局部血肿形成,3例浆液性肿均出现在腹膜前组。三组均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但在1、2及4周时间点上,腹膜后组巨噬细胞计数强于其他两组(p<0.05),9周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p>0.05)。1周时腹膜前组的血管化优于其他两组(p<0.05),余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重塑情况,4周时腹膜后组新生胶原排列相对其他两组较紊乱,疏松。9周时腹膜前组新生胶原量相对较多,皮下组胶原排列连续性、致密性相对其他两组较好,余时间点三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PSIS是一种可降解、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组织再生能力的生物材料,植入腹壁各层次后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转归各有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