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共同作用时的抗震性能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充墙框架结构由于其结构布置的灵活性、空间大和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房屋建筑中。在实际工程中,很多设计都把填充墙当作外荷载添加到结构中,没有合理的考虑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协同作用,只根据填充墙转化为外荷载的大小,对框架结构整体自振周期进行简单的折减。试验研究表明: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忽略填充墙对框架的影响所产生的破坏是很严重的。因此,在抗震设计计算中,考虑填充墙与框架的共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填充墙材料的使用也不仅限于传统的粘土砖。目前国内外对填充墙框架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在计算模型和方法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为了研究不同材料填充墙与框架共同作用的情况,本文进行了以下工作:1、利用软件MIDAS GEN,在考虑填充墙材料、分布等不同情况下,建立模型,来探讨填充墙对框架的影响。2、本文采用填充墙元简化模型,考虑填充墙刚度折减在填充墙布置不同和材料不同的情况下建立模型,并与规范中的采用填充墙以荷载形式加入结构的方法进行比较。在MIDAS GEN软件中,共建立10种模型来进行对比,一个纯框架结构模型1,其中填充墙材质不同的三个模型2(填充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3(填充墙为空心砌块),4(填充墙为粘土砖),与其相对应的把填充墙当作外荷载加入到框架中的模型Ⅱ、Ⅲ、Ⅳ,在填充墙布置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填充率为30%,改变其位置建立模型A(布置在下三层),模型B(布置在中间三层),模型C(布置在顶三层)进行对比。3、通过模态分析对比相应的结构模型,进行研究不同材料的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影响,分别讨论了填充墙材料、布置方法和填充墙以何种形式加入结构对自振周期的影响。4、通过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来研究填充墙的加入对结构体系的层最大水平位移和楼层剪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研究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对保护和开发我国古建筑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的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西安东门城楼为研究对象,基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运
随着海上风电由近海往深海发展,设计与建造大兆瓦级浮式风机平台以及研究并掌握漂浮式风机平台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抢占深海风电市场的关键。然而,我国在深海风电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较多难题需要攻克。目前我国深海风电发展的难题之一是浮式风机基础的设计理论与建造技术尚不成熟,严重阻碍了我国深海风电的发展。同时,海上浮式风机建造的造价高昂,亟待研究出安全、经济、耐久的大兆瓦级浮式风机平台。因此,本文以浮式
我国是风灾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风灾引起大量房屋的破坏或倒塌、人员伤亡,其对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有必要对建筑物的风荷载特性、破坏特征、脉动
海洋平台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所处的海洋环境恶劣,远离陆地,一旦发生结构损伤,很有可能引发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对平台结构的损伤发现可以确保平台及时修复,防患于未
深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技术的核心是确保冻结壁和井壁的安全,而深部人工冻土的工程特性与冻结壁、井壁安全密切相关。在冻结壁形成和开挖过程中,深部人工冻土分别经历了加载和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后,用粒径为5~40 mm之间的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而成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节约天然骨料,还可以缓
随着结构向高、轻、柔的方向发展,风荷载越来越成为结构的控制荷载,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掌握城市近地面层风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现行结构抗风设计规范中的风特性是根据季候风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体系,钢板剪力墙以较高的抗侧刚度、极限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等诸多优点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并在高层建筑中得以应用。大量研究主要针对在
矩形混凝土水池作为特种结构之一,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工程。矩形水池结构根据它本身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通常简化成:底板、池壁和顶板分别计算,而在底板计算中通常把地基反力
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很多边坡发生了高速、长距离的滑动破坏,其滑动距离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这类滑坡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是最大的。因此,有必要对这种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