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外商来华投资基本上都是采取绿地投资方式,但是近十多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相关法律的颁布,原本占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小的外资并购,不管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在迅速增加。在外资并购中,国内企业愿意把股份转让给外企主要是为了获取高新生产技术以及企业经营理念,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那么,外资并购是否真的提高了被并购企业的生产率呢?这需要实证分析来做出回答。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活动对目标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在理论上从技术进步、资源配置、规模经济、制度变化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外资并购活动对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然后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发生外资并购的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分为四步,这四步的方法和结果如下:第一步,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并购活动发生前和并购活动发生后所有目标企业的Malmquist指数,得到并购前后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值,发现目标企业在外资并购后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这初步说明了外资并购总体上能够提高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把全要素生产率拆分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指标后,发现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第二步,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目标企业所属行业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发现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并购前后的差值要大于所在行业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差值,进一步说明外资并购总体上能够提高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第三步,根据主并企业的来源地、目标企业的所有权性质的差异将目标企业分别分成两个比较组,分析外资并购前后的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主并方来自亚洲地区的并购对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好于主并方来自欧美地区的并购;目标企业是国企的外资并购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幅度要高于目标企业是非国企的并购。第四步,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外资并购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标企业在并购前的资产负债率、每股未分配利润、资产收益率、技术人员比重,以及外资企业在并购后的持股比例都与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在并购前后的差值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资产负债率、每股未分配利润以及技术人员比重都与目标企业技术效率指数的前后差值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资产收益率与技术效率前后差值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现有文献对外资并购效果一般是基于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并购前后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这个角度来评价外资并购活动的效果,评价更为综合全面。(2)本文实证分析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不仅对目标企业并购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将样本企业并购前后的变化值与所在行业同期的变化值进行比较分析,使得评价更为科学可信。(3)本文比较系统的分析了目标企业和主并方的哪些特征会影响外资并购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