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对于传统的能源型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也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山西省贯彻落实人本思想促进转型建设。为落实人本的理念,一定要切实地适应于公众在物质生活层面的基本需求,推动人们视线全方位的发展。就我省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来看,推动个体实现发展的首要任务即在于,从各个角度出发满足就业需求。解决就业问题最现实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从人才自身这一角度入手,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然而,当前山西省人才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面对教育大众化这一时代背景,本科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入学人数逐年增加导致毕业生数量也随之上涨,大量本科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造成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经济转型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要求人才的就业能力也要得到提升,原本的就业能力结构也需要优化。要解决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就业难问题,核心就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优化就业能力结构。因此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对策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文献搜集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在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之后,对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向山西省所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相关用人单位进行访谈,了解用人单位如何看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其所带来的变化,并对在新形势下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哪些要求展开访谈与调查。依据访谈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符合山西经济转型背景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以所构建的能力体系为基础继而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和自评,以及山西省用人单位需求和满意度调查的问卷。向山西省内老八所高校的大学生以及相关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调查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差异进行差异对比,同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也差异对比,对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运用经济转型的就业理论、胜任力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为政府、本科高校、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几方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找到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