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是一种超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作为取代放射性免疫分析法的一种手段,该方法已经在临床检测和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本学位论文的研究中,将纳米荧光材料制备技术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相结合,通过制备出几种纳米尺度的稀土荧光微粒,建立了以纳米稀土荧光微粒为标记物的高灵敏度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利用油包水型(W/O)微乳液法制备了硅胶包裹BHHT-Eu3+和BPTA-Tb3+两种稀土配合物的纳米荧光颗粒。通过优化乳液中各组分的配比和氨水的量来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四乙氧基硅烷的水合化、聚合速度。得到了几种直径在25-50 nm之间的硅胶包裹稀土配合物纳米荧光微粒。它们的光谱性质和其前驱体基本相同,但其抗光漂白能力要高于前驱体,更远高于有机荧光染料。一种新型无毒的、更稳定的引进活性基团的方法用于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被稳固地键合在纳米微粒表面后,首先将牛血清白蛋白(BSA)键合在纳米微粒表面,然后再将BSA包裹的纳米微粒与链亲和素(SA)键合。这种方法不但使得纳米微粒和SA 稳定地连接在一起,而且保证了SA 在固相免疫分析中有很高的生物素亲和性。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标记了SA 的硅胶包裹BHHT-Eu3+和BPTA-Tb3+纳米荧光微粒分别建立了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夹心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它们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74 pg/ml(HBsAg)和7.0 pg/ml (PSA),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PSA 测定结果与临床检测结果相比较,相关系数为99%,说明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制备了表面带有活性基团的硅胶包覆BPTA-Tb3+纳米荧光微粒。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标记蛋白质。这种纳米微粒标记抗人甲胎蛋白(AFP)抗体后,被用于测定人血清中的AFP 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 检测下限为0.1 ng/ml。所有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0%, 样品添加回收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