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产业为先导的广州文德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德路曾是广州的文教中心,至今仍保留部分传统城市空间的印记。文德路街区中的历史建筑和遗迹数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州市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商业街区之一。如今,文德路成为广州书画艺术品的专业街市,有“广州画廊”之称。虽然近年来文德路的面有所改善,但与北京琉璃厂、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的繁荣实在难以相提并论。城市建设一直停滞不前,在巨大的市场经济冲击下,富有岭南特色的城市风貌已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居环境也日益恶化,更新改造工作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广州文德路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成果,结合文化产业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和实例研究,提出了以文化产业为先导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路,并在对文德路街区城市空间和文化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定位和实施计划,以期激发该地区的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最终希望能为同类项目起到借鉴作用。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等,指出科学的发展定位是文德路历史街区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以文化产业为先导进行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文化产业和历史街区改造方面的主要概念,提出以文化产业为先导进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探讨以文化产业为先导进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工作思路,重点探讨总体构思、环境分析、市场SWOT分析和开发模式等方面内容。   第四部分利用两章的篇幅,将第三部分的成果框架针对文德路具体应用,在对历史文化资源、产业现状、基础建设的研究分析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并在第五章提出了文德路历史街区的发展定位和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起源于规划体系对空间控制的缺失。基于公共利益,建设良好品质的公共空间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良好的空间品质则需要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但当前的规划体系无
设置中庭是图书馆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设计手法,也是设计中的亮点。其作为过渡空间不仅使交通更为有序、流线更为灵活,同时也调节了室内微气候的变化。鉴于其良好的空间感与采光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也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建筑类型中十分重要的公共建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图书馆建筑设计来说,无论是图书馆界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寒地建筑中庭设计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塑造一个针对动态的寒地气候环境的可变的舒适中庭空间,用以满足使用者在气候不利的情况下在室内的正常活动和感受自然的需
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市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护区,这里曾经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与地域文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街区内的建筑与设施已经陈旧破败,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生活要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早期人们对河流的管理和修筑以工程堤坝为主,滨水空间形态整齐、单一,河岸线形式趋于单调,减少了河流原本的形态特征。在治理河流和营造活动空间的同时却与人们
学位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疯狂膨胀,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2.23倍。与此同时,城市可建设用地相对有限,在土地价值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高强度开发